拉孜曲德寺

拉孜曲德寺

拉孜曲子德寺,位於縣駐地以北、拉孜雪腳下。拉孜雪是西藏著名的“拉孜腰刀”生產加工基地,海拔4000米,寺廟坐落於中(國)尼(泊爾)公路旁。

基本信息

修建歷史

拉孜曲德寺拉孜曲德寺
拉孜曲德寺是第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1617~1682)責成修建的,是第五世達賴喇嘛規劃西藏佛教寺院所建的13座自建寺和13座改換教派寺齋之一,屬格魯派,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1708~1757)為了答謝第六世班禪羅桑·班丹益西(1738~1780)給他傳授比丘戒,便贈送了後藏的拉孜、昂仁、平措林三處給扎什倫布寺的分寺。

建築風格

拉孜曲德寺拉孜曲德寺
拉孜曲德寺的整體建築風格、建築群布局與扎什倫布寺十分相似,宏偉壯麗,殿宇重疊,毗連錯落,金碧輝煌。曾有大經堂1座、殿堂18座和扎倉2座,僧侶四百七十餘人。但在“文革”期間被遭毀壞,現有規模是於1985年重新修復的。

寺內建築

拉孜曲德寺拉孜曲德寺
寺內有宗喀巴殿、密宗殿、度母殿、上師殿、彌勒佛殿等10座殿堂和1座頌大堂,在第三層樓上有第十世班禪卻吉堅贊(1938~1989)的臥室、寶座。該寺主供佛為釋迦牟尼佛:頭戴塔式高冠,著右袒式大衣,內著僧祗支,左手持缽,右手自然下垂結觸地印,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此外,還供奉有強巴佛:螺發肉髻,著右袒式大衣,飾有耳環、項鍊、瓔珞、臂釧、手鐲、垂帶,右手下垂,左手置胸前,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面容慈和;白度母;頭戴花冠,髮髻高聳,雙耳飾大環,袒露上身,斜披絡腋,面生三眼,右手施與願印,左手結說法印,結跏趺坐,形象優美生動;綠度母:高髮髻,戴花鬘冠,身色呈綠色,右手施與願印,左手施無畏印,右舒相坐於蓮花座上,面容嫵媚恬靜;宗喀巴:戴黃色尖頂帽,雙手結轉法輪印,據說他是文殊菩薩的轉身。另外還有布頓·仁欽珠(1290~1364)、克珠傑·達瑪仁欽(1364~1432)等高僧塑像。現有僧侶47人。

人文歷史

拉孜曲德寺西南側50米處的山腰有一兩米見方的修行洞。相傳,11世紀比丘嘎耶達熱曾在此洞修煉過。在洞中石壁上有2尊自然形成的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像。
每年藏曆元月15日,拉孜曲德寺要隆重舉行未來佛(彌勒)迎佛節宗教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