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派繪畫史

抽象派繪畫史

抽象派繪畫史是一部出版書籍,作者是(法)米歇爾.瑟福,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2年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20世紀是一個動盪不安的世紀,也是一個人類文明再次取得世界性突破的世紀,尼采、叔本華、弗洛伊德在人類思想寶庫中掀起狂濤巨浪,抽象藝術因時而生,抽象繪畫更是在藝術叢林中獨闢蹊徑。本書著力於陳述抽象繪畫由傳統繪畫的語言和審美情勢脫胎而生,並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艱難鬥爭才為世人接受讚賞的歷程。這一歷程明白地告訴世人:藝術創作永遠是一個站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動姿,而“打碎”是為了“建設”。

書籍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定義――印象派對抽象的預感――抽象藝術和自然――抽象藝術的界限和可能性――克利

第二章

抽象藝術的生命力和持久性――一種普遍的語言――抽象藝術是我們時代的表現――自我發現

第三章

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

第四章

羅伯特・德勞內和索尼婭・德勞內――摩根・羅素和麥克店納・賴特――庫普卡――皮卡比亞――1912年的巴黎和慕尼黑

第五章

未來主義的影響――塞維里尼――俄國的輻射主義――馬列維奇―幾何抽象派的形成――阿爾普和索菲・托貝爾――達達派――“風格”派

第六章

抽象繪畫的精神背景――表現新的精神思想的畫家的一些論著――蒙德里安和凡・杜斯比爾赫的一些比較――抽象藝術作品的欣賞者

第七章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抽象藝術――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反動――“今日藝術展覽會” ――“圓圈和方塊派”以及“抽象創作協會”――歐洲的先鋒雜誌――建築者之家――抽象藝術進入公立美術館――《風格》雜誌的繼續發展和結束――結構主義的流傳

第八章

康定斯基死後的法國抽象繪畫――瑪格奈里――在梅特畫廊舉辦的“抽象藝木創始人展覽會”――現實新聞沙龍一――五月沙龍――哈爾東、德・斯塔爾、伏爾斯和其他一些畫家――滴色主義和一致主義――女畫家們的貢獻

第九章

其他國家的抽象派藝術

第十章

美國的抽象藝術

第十一章

結論

附錄一

新未來主義的造型藝術(吉諾・塞維里尼)

附錄二

非具象世界(卡西米爾・馬列維奇)

附錄三

繪畫的新造型手段(彼埃特・蒙德里安)

抽象繪畫大事記

圖版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