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針苔草柄鏽菌

披針苔草柄鏽菌是一種真菌,散生,常均勻分布全葉,圓形,直徑0.2-0.5mm,長期被表皮覆蓋或裸露,主要分布在日本,中國南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文學名披針苔草柄鏽菌
拉丁學名Pucciniacaricis-lanceolataeY.Morimoto
參考文獻J.Jap.Bot.47:116,1972;Zhuang,My-cosystema1:121,1988.

形態描述

孢子堆生在葉下面,散生,常均勻分布全葉,圓形,直徑0.2-0.5mm,長期被表皮覆蓋或裸露,褐色,略呈粉狀;夏孢子球形、倒卵形或橢圓形,20-30×17-20μm,壁1.5-2μm厚,黃褐色,有刺,芽孔2-3個或稀4個,近腰生。
冬孢子堆似夏孢子堆,裸露,墊狀,堅實,黑色;冬孢子棍棒形或狹棍棒形,頂端圓、平截或稀漸尖,基部狹,隔膜處明顯縊縮,38-63×8-15μm,壁光滑,淡黃褐色,頂端5-10μm(稀達12μm)厚,色較深,上細胞芽孔頂生,下細胞芽孔不清楚,棲淡褐色,不脫落,長達30μm。

主要分布

中國分布十字苔草CarexcruciataWahl.福建:建陽(50557)。
世界分布日本,中國南部。

討論

我國標本的夏孢子較大,冬孢子的頂壁稍厚,其他特徵均與本種相符。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八)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本期為第八期:鏽菌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