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酸齋學士席上

折桂令·酸齋學士席上是一首由作者張可久 在元朝時代創作的散曲·小令。

基本信息

名稱:【雙調】折桂令·酸齋學士席上

年代:元代

作者:張可久

體裁:散曲·小令

宮調:雙調

曲牌:折桂令

作品原文

【雙調】折桂令酸齋學士席上岸風吹裂江雲,迸一縷斜陽,照我離樽倚徙西樓,留連北海,斷送東君。傳酒令金杯玉筍,傲詩壇羽扇綸巾。驚起波神,喚醒梅魂。翠袖佳人,白雪陽春。

作品注釋

⑴酸齋學士:貫雲石,號酸齋,元代散曲家。

⑵白雪陽春:古代楚地的歌曲名,風格高雅。

作品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曲中沒有直抒胸臆,寫離情別緒,而是描寫送別的酒宴,把深厚的感情融於其中。酒宴從白天一直持續到夕陽西下、夜幕降臨,雖然酒席上傳酒令、吟詩唱曲,十分熱鬧,沒有“離愁”、“惜別”等字眼,但從作者環繞“離樽”,描寫時間的推移以及所流露的對時間流逝的惋惜之情中,能感受到他那濃烈的惜別之情。論者認為,張可久的這類曲以詞家手法入曲,別具一格。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後)元曲作家。一說名久可,號小山。慶元(今浙江寧波)人。多年任下級官吏,時官時隱,足跡遍及江、漸、皖、閩、湘、贛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他是元代散曲清麗派的代表作家,與喬吉並稱為元散曲兩大家。現存作品有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數九套,為元人中最多者。其散曲多為欣賞山光水色,抒寫個人情懷和應酬懷古之作。作品講究格律音韻;著力於鍊字鍊句,對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運用詩、詞作法,講究蘊藉工麗,而且常常熔鑄詩詞名句,藉以入於典雅。明清以來頗為文人推重,《太和正音譜》譽之為“詞林之宗匠”。有《小山樂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