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

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

指具有殺傷性的細胞如NK細胞通過其表達的Fc受體識別包被於靶抗原上的抗體Fc段,直接殺死靶細胞。NK細胞是介導ADCC的主要細胞。

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NK細胞
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 )並不是一連串定語組成的短語,而是免疫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是NK細胞消滅病原細胞的作用方式。

相關概念

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是指表達IgGFc受體的NK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等,通過與已結合在病毒感染細胞和腫瘤細胞等靶細胞表面的IgG抗體的Fc段結合,而殺傷這些靶細胞的作用。IgG抗體可介導這些細胞發揮ADCC作用,其中NK細胞是能發揮ADCC作用的主要細胞。在抗體介導的ADCC作用的發生過程中,抗體只能與靶細胞上的相應抗原表位特異性結合,而NK細胞等效應細胞可殺傷任何已與抗體結合的靶細胞,故抗體與靶細胞上的抗原結合是特異性的,NK細胞等對靶細胞的殺傷作用是非特異性的。

作用過程

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作用模式圖

如圖所示:

1、IgG抗體與靶細胞表面的抗原決定簇特異性地結合;

2、之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藉助其表面相應的受體與結合與靶細胞上的IgG Fc段結合;

3、活化的NK細胞釋放穿孔素、顆粒酶等細胞毒物質殺傷靶細胞;

4、靶細胞發生細胞凋亡抗體處理。

殺傷作用機制

1、穿孔素、顆粒酶作用途徑 穿孔素是儲存於胞漿顆粒內的細胞毒性物質,其生物學效應與補體膜攻擊複合物類似。在離子存在的條件下,可在靶細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孔道”,使水電解質迅速進入胞內,導致細胞崩解破壞。顆粒酶就是絲氨酸蛋白酶,可循穿孔素在靶細胞膜上形成的“孔道”進入胞內,通過激活凋亡相關的系統導致靶細胞凋亡。

2、Fas與FasL作用途徑 活化的NK細胞表面可表達FasL,當NK細胞表達的FasL與靶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Fas(CD94)結合後,可在靶細胞表面形成Fas三聚體,從而使其胞漿內的死亡結構域相聚成簇,後者與Fas相關死亡結構域蛋白(FADD)結合,進而通過募集並激活caspase8,通過caspase級聯反應,最終導致靶細胞死亡。

3、TNF-α與TNFR-I作用途徑 TNF-α與FasL的作用類似,它們與靶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即I型TNF受體(TNFR-I)結合後,可使之形成TNF-R三聚體,從而導致胞漿內的死亡結構域相聚成簇,募集死亡結構域蛋白(FADD)結合,進而通過募集並激活caspase8,最終使細胞死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