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災

抗洪救災

抗洪,是漢語辭彙,解釋為指抗禦洪水災害。救災,國家和社會為防止和挽救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的損害所進行的鬥爭活動。廣義包括防災、抗災、救災;狹義主要指災害發生後的搶救、補救、救助。

基本信息

詞語

抗洪救災抗洪救災
【簡體】抗洪救災

【繁體】抗洪救災

【拼音】kàng hóng jiù zāi

【注音】ㄎㄤˋ ㄏㄨㄥˊ ㄐㄧㄨˋ ㄗㄞ

【解釋】抗擊洪水,維護人民民眾生命安全,保護人民民眾財產安全。

【準備】迅速啟動抗洪救災預案,落實各項抗洪救災措施。把維護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確保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

【實施方法】

一、領導到位。

二、措施到位。

1.啟動防洪緊急預案。面對險情,縣、鎮各級政府立即啟動防洪緊急預案,廣大幹部職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盡最大努力保護民眾的生命。
2.及時安全轉移民眾命財產安全。
3.指揮得當、果斷決策。
三、物資到位。
【後續工作】
一、認真核實災情。
二、認真解決受災民眾當前生活問題。
三、認真做好重建家園工作。
四、認真做好募捐工作。
五、認真加強對救災款物的使用管理。
六、認真做好災民的勞動技能培訓工作。

精神

抗洪救災抗洪救災
氣壯山河的抗災壯舉,體現出感天動地的精神力量。最可寶貴的是,形成了偉大的抗洪救災精神:

以人為本、為民負責,這是我們在抗洪救災中積極踐行的宗旨理念;

不畏艱險、敢於勝利,這是我們在抗洪救災中充分展現的可貴品質;

忠誠履職、勇於擔當,這是我們在抗洪救災中自覺肩負的責任使命;

群策群力、同舟共濟,這是我們在抗洪救災中能夠形成強大合力的關鍵所在。

這一偉大的抗洪救災精神,既是我們奪取抗洪救災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加快發展、實現跨越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