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轉移專員

技術轉移專員,從人才角度,是指具備專業的職業素能,掌握專業的工作技能,獨立或者受聘於特定的機構,以技術轉移管理為核心,實施技術轉移活動,促使技術商業化運用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廣義的角度上講,技術轉移專員指在參與技術市場活動的用戶(買方、賣方、中介方)中專門負責技術轉移的崗位或人才。 同時,技術轉移專員為技術經紀人隊伍建設打下基礎,技術轉移專員伴隨工作需要,為更好的從事技術經紀專業活動,可考取技術經紀人證書,而由技術轉移專員考取的技術經紀人是技術經紀人隊伍中的活躍群體。

概念

技術轉移專員的概念在2008年提出,並在2013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技術轉移條例》中有了明確的定位。《條例》”第十五條 鼓勵企業根據生產經營需要,設立技術轉移工作部門或者技術轉移專員,負責收集、識別企業技術成果,分析企業技術能力和技術需求,研究技術成果運用和保護策略。“
狹義的角度上講,技術轉移專員作為機構中的一種崗位,具備不同的職責,但都圍繞技術轉移活動展開相關工作。
技術轉移專員,從職業的角度,是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務等機構建立以技術轉移資源管理體系為核心,對技術轉移實施管理,參與技術市場活動,引進吸收、輸出推廣技術等,促進技術流通,全面提高機構技術創新水平和提升機構技術競爭優勢設立的重要崗位。
技術轉移專員,從人才角度,是指具備專業的職業素能,掌握專業的工作技能,獨立或者受聘於特定的機構,以技術轉移管理為核心,實施技術轉移活動,促使技術商業化運用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廣義的角度上講,技術轉移專員指在參與技術市場活動的用戶(買方、賣方、中介方)中專門負責技術轉移的崗位或人才。
技術轉移專員依託所在機構,是正在從事技術轉移、技術市場以及科技服務的機構工作人員或企業主。與傳統行業人才的主要差異在於技術轉移專員一定是從業人才,因為作為專業人才無論其具備多么高的能力或者有相關的行業資質證書,不從事技術轉移及相關工作就不是技術轉移專員。這亦是技術轉移專員與技術經紀人最大差異所在,例如:專員偏重在科技服務業中的從業特點,從事技術市場的資源組織與對接的相關工作,高級的專員則有能力建立獨立法人的服務機構;經紀人在技術轉移中的工作以代理、行紀、居間為主,工作內容專業,但持證的經紀人並不一定從事技術經紀工作。
同時,技術轉移專員為技術經紀人隊伍建設打下基礎,技術轉移專員伴隨工作需要,為更好的從事技術經紀專業活動,可考取技術經紀人證書,而由技術轉移專員考取的技術經紀人是技術經紀人隊伍中的活躍群體。

特徵

a.技術轉移專員可以是崗位也可以是專業的人才;
b.技術轉移專員須圍繞技術創新發展,開展相關的技術轉移活動;
c.要成為技術轉移專員,必須要有技術轉移行為產生;
d.技術轉移專員可以通過本機構設立崗位,到相關機構(有授權培訓專員的資質的機構)備案產生,亦可通過相 關機構(有授權培訓專員的資質的機構)培訓、考核、頒發證書產生,並掛靠相關機構(企業、高校、中介機構等)或獨立開展技術轉移活動。

分類

3.1.根據在服務體系中所面向的服務對象不同劃分,技術轉移專員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A類):是面向技術套用方(企業為主)的技術轉移專員,也稱買方;
第二類(B類):是面向技術輸出方(高校、科研院所、技術輸出型企業)的技術轉移專員,也稱賣方;
第三類(C類):是面向科技服務業機構的技術轉移專員,也稱中介方。
技術轉移專員在A、B、C各類機構技術轉移工作中積累經驗,在掌握知識及技能方面不斷豐富,逐步成為高端的人才,這是人才建設的必由之路。
3.2.根據掌握的職業技能層次劃分,技術轉移專員可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初級技術轉移專員:適用於企業、技術輸出方的技術轉移專業性人才,掌握了基礎性、技能型、套用型的專業知識;
第二類中級技術轉移專員:適用於科技服務業機構的技術轉移專業性人才,掌握綜合企業、技術輸出方兩者的知識體系以及套用型技能;
第三類高級技術轉移專員:適用於科技服務業高端技術轉移專業人才,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技巧。
技術轉移專員作為行業人才,進行初級、中級、高級分級後,不再強調人才都是高精尖的專才,而放寬到只要是從事技術轉移工作的人員即可,人才的知識和能力在初級階段只需要滿足所在機構內部的技術轉移相關工作即可,並且更多的是利用外部的技術轉移資源完成自身的工作職責。
許多專家認為:“科技服務從業人員不僅要具有深厚的科技知識背景,更要有廣闊的視野,並要通曉現代管理、經濟、金融、法律等多學科知識。”因此一提到行業人才,就是成本高,數量少,培養周期長等,而採用技術轉移專員的人才發展思路,許多困難迎刃而解。

工作職責

技術轉移專員負責經營管理機構的技術轉移事務,全面掌握機構的技術轉移情況、採取措施落實技術轉移業務,主要工作如下:
1.在本機構管理層的指導下,(參與)構建本機構技術轉移資源管理體系,為提高本機構技術實力(水平)介紹、實施一套合理的商業化方案。
2.管理機構的智慧財產權業務,具有科技理論基礎知識,會運用國內外搜尋技巧,計畫、控制和評估投資轉讓的智慧財產權,對轉讓的智慧財產權進行專利評估,會使用行業數據對轉讓的智慧財產權進行市場評估。
3.在管理指定智慧財產權的過程中,負責與外界的聯絡,建立與各種合作者之間的聯繫,包括:研究人員,服務提供商,投資者,經濟團體等。為不同的合作者參與設計一個多元化的信息方案。
4.建立多重渠道,加強與機構外部的溝通交流,獲取與機構相關的技術轉移資訊,例如:行業發展趨勢、技術成果信息、政府相關政策信息、專項資金扶持信息等。
5.挖掘、整理、統計、分析(各事業部)技術轉移需求與供應,包括:需攻關的技術難題、需解決的技術需求、需招聘的高端人才需求、需轉移的技術成果等。
6.協助解決機構內部技術轉移需求和供應,包括:尋找項目合作方、尋找技術難題解決方案、引進(採購)先進的技術設備、推廣技術成果、獲取專家資源等。
7.協助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例如協助研發部門和生產部門,完成新產品中的試產相關工作、組織、協調研發部門和下屬公司工藝技術部門完成新產品量產的工藝技術轉移工作、針對在產產品,協調生產部門、研發部門進行質量標準升級的研發工作,並組織生產部門完成工藝技術轉移工作。
8.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轉化業務流程和相關程式文本、組織創建技術轉移中心資料庫。

技術轉移專員工作方法

技術轉移工作關鍵部分是資源整合併消化吸收套用的過程,此過程可採用的方法很多,例如:利用與供應商的關係獲得資源,與合作夥伴保持緊密聯繫,參加行業活動,利用網際網路獲取信息等。其中專業的網路平台是現代社會最便捷、高效、全面的資源獲取方式。技術轉移專員可利用網路平台進行全部的實操工作,形成行業人才群體效應:
一方面:專員的各類工作通過網路平台實現,可以更加快捷、便利。
另一方面:專員在網路平台註冊用戶後,平台的對接引擎可以對人才的興趣點進行聚類,產生類聚群體,和供需對接群體,這些群體不是硬性組織的,而是根據用戶在網路平台中參與的信息活動的內容和行為聚類產生,是有現實存在基礎的。當群體形成後,群體氛圍產生相互支撐、協作、交流、互動,對於共性技術需求、行業技術研討、服務能力交流與提升、服務領域擴大等方面都有促進作用。並可藉助QQ群,以群組織方式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