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后土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全稱是“承天效法后土皇地抵。與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是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記載

 後立信仰最早源於古代土地崇拜。實際上對土地的崇拜要早於對天的崇拜。《禮記•郊特性》說:“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放教民美報焉。”古代人們生活有賴大地,故“親地”,並加以“美報”、獻茶,遂有“后土”崇拜。有關後立的記載各異,后土的來歷就有不同的說法。《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日薄收,水正日玄冥,上正日後立。顆碩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
《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鄭註:此黃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後上亦頗項氏之子,日黎,兼為主官。)《山海經•海內經》: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郭噗註:生十二子,皆以歲名名之,放云然。袁柯案:古神話當謂噎鳴生十二歲或噎鳴生一歲之十二月。《大荒西經》云:“黎(後立)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歡,”即此噎鳴,蓋時間之神也。《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註:后土,共工氏之子勾龍也,見昭十九年《左傳》,又見《海內經》。
山海經•海內經》: 共工后土
袁珂案:《國語•魯語》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回后土,能平九土。”即此經“共工生后土”之歷史。
《楚辭•招魂》君元下此幽都些。
王逸註:“幽都,地下後上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淮南子•天文》:
中央上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
 

事實與傳說

這些記載的後立的出現,有的直接以神的姿態出現有的作為一般人出現,有的是以官名出現,且均是男性。中國古代傳統,以天陽地用;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後”字均為女人形狀。“土”字,《釋名•釋天》:“土,吐也,能吐生萬物也。”如此原義當為“生萬物的大地母親”。隋代以後,后土神以女性姿態出現在世,變化為女神、後上調中亦塑女神形象,民間俗稱后土娘娘。把后土作為“女神記載的史料有:《把記》:南郊把天,則北郊祭地穎。把天就陽位,唄祭地就阻位矣。
後漢書、世祖本紀》載:光武中元元年改薄大後為高皇后,配食地祗。
通典》載。曹魏明帝景初元年,沼把方丘所祭,日皇皇后地以舜妃伊氏配。北郊所祭,日皇地之把,以武宣後配。
晉書•禮志》載:東晉成帝成和八年,把北郊以宣穆張皇配。
隋書•禮儀志》載:隋高祖文帝定把典,祭皇地抵以太祖配。
自秦漢以來,歷代帝王皆祀后土。《宋史,禮志七》:“徽宗政和六年九月朔,地祗未有稱謂,謹上徽號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上皇地祗。”與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並規定享用同玉帝一樣的禮儀規格。宋張君房《雲第七簽》天地部謂:“三十六上皇,上應三十六天,中應三十六國。如是土皇皆位齊玉皇之號。”
后土的職能是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之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