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什韋德拉什防線

為保衛葡萄牙首都里斯本,1809年冬季,威靈頓秘密修築托里什韋德拉什防線。 1810年,拿破崙帳下的馬塞納元帥率6.5萬法軍進軍葡萄牙。 幾個月後,馬塞納無計可施,餓殍遍野的法軍被迫撤離。

觀人類戰爭史,進攻與防禦是一對永恆的矛盾主題。雖然“侵掠如火”的進攻令人驚心動魄,但歷史最終遺留下的,往往是“不動如山”的堡壘與防線。從本周開始,我們將推出“世界經典永固防線”專題,展現世界戰史上著名防線的興衰成敗。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北面69公里處,小鎮托里什韋德拉什寂寂無名。但在200年前,英國名將威靈頓在這裡,以損失百人的代價,殲滅了拿破崙2.5萬法軍,而助他完成這一偉績正是托里什韋德拉什防線。
¤審時度勢構築防線
1808年,拿破崙率軍入侵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國與西、葡組成聯軍抵抗法國,“半島戰爭”爆發。為保衛葡萄牙首都里斯本,1809年冬季,威靈頓秘密修築托里什韋德拉什防線。
經過7個月艱苦施工,防線主體工程完工。它充分利用了里斯本四面的險要地勢,從西面的大西洋海岸開始,經托里什韋德拉什鎮,延伸至塔霍河,將里斯本完全守護起來。
48公里的防線共分三層,108個堡壘、447門大炮扼守住所有的交通要道。防線之間公路四通八達,部隊可迅速增援任何薄弱節點;在塔霍河中,威靈頓部署了艦艇防止法軍跨越。如此堅固周密的防禦體系,在當時幾乎是不可逾越的。
¤銅牆鐵壁大展神威
防線很快就展現出驚人的威力。
1810年,拿破崙帳下的馬塞納元帥率6.5萬法軍進軍葡萄牙。由於防線是秘密修建,法軍行進至此才發現這道銅牆鐵壁。老謀深算的馬塞納深知強攻無濟於事,於是屢屢施展誘敵之計,企圖在防線之外與英葡聯軍決戰。但威靈頓據險固守,並利用法軍急於冒進的致命缺陷,不斷襲擾法軍補給線。
幾個月後,馬塞納無計可施,餓遍野的法軍被迫撤離。最終,法軍餓死15000人、被俘虜8000人、戰死2000人,損失慘重,而威靈頓由此扭轉戰局,揭開了他進軍法國的序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