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特克人

狄奧提瓦康文化開始興起的時候,居住在今墨西哥北部的另一支遊牧民族托爾特克人,在長期的生產鬥爭的實驗中,也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在公元800年左右,托爾特克人開始向南遷移到中部高原地區,狄奧提瓦康奴隸制城邦此時已經衰弱了,於是托爾特克人繼承和吸收了狄奧提瓦康文化中的精神部分,豐富和發展了自己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族名寓意

“托爾特克”是“名匠”的意思。根據傳說,托爾特克人南遷到中部高原約50年後,在這個奴隸制國家裡,有一個有名的首領霍拉特,對治理他們的國家有傑出貢獻,後來他不幸被敵人殺死。他的兒子繼位,自稱為克沙爾柯脫爾公元856年,開始建設規模宏大的杜拉城。公元967年,托爾特克人遠征達金奇欽·伊查,在那裡建立了新的瑪雅一托爾特克城邦,於是中部高原地區遂逐漸為另一個遊牧部落奇奇邁加所侵占,直到公元1156年攻破杜拉城後,托爾特克人在這個地區的統治也就全部結束了。

文化遺址

托爾特克人的文化遺址,位於現今墨西哥伊達爾哥州,主要是杜拉、霍切加爾科特內耶卡、屬伊達爾哥州,位於墨西哥城北83公里在的群山懷抱中。從這裡向東南行約20公里,便是著名的狄奧提瓦康城,這個遺址是在1942年開始修整的,杜拉古文化遺址,分布在一個每邊長約120米的四方形廣場的周圍,它的北面有一個最大的神廟,是托爾特克人祭祀金星的神廟所在。另外,還有太陽神廟、燒焦的宮殿祭壇和起居室等等,布局講究對稱,有排水設備,且大量地套用了模製土坯(即日曬磚)。
托爾特克人在墨西哥古代建築發展史上是以創造和使用圓柱而聞名,而且在宗教信仰方面開始廢除了用活人作為犧牲獻祭的禮儀,而代之以禽鳥蝴蝶。在杜拉遺址的廣場中心的祭壇上,置有一個“神的使者”的雕像,像高66厘米,雕像平臥地上,雙腿上屈,臉面側視,雙手置胸前,合捧一盒,臂上帶有釧,托爾特克人把這種雕像叫做查克摩爾,意思是它是神的使者,它把人們對神的貢獻物送到神跟前,它胸前所捧的小盒就是收容貢獻物品的,查克摩爾雕像的出現,是從托爾特克人開始的,也是構成托爾特克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
托爾特克人的制陶工藝,受狄奧提瓦康文化的影響很深,這裡的陶器以橘黃色陶為主,器壁較薄,大部經過磨光,但亦有刷泥痕跡,它的器形有三足器、帶有園底缺罐形器和平底缽形器等,在花紋裝飾方面,托爾特克人很喜歡黑色,他們多數是在器里口沿畫出黑色直線紋,少數是畫在器外,但也有在器里外的呂沿部分畫出紅色寬邊的,托爾特克人還利用蚌殼製成各種裝飾品,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嵌貼在陶器上的人頭像。人的頭、眉和頭髮全用黑色蚌條綴成,牙齒用白色片,頭上披髮也全用鉛黑色蚌片嵌貼,手法細緻,形狀頗為生動。由此可以看出托爾特克文化在中美洲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美洲大陸的原住居民

美洲原住民,是對美洲所有原住民的總稱。美洲原住民中的絕大多數為印第安人,剩下的則是主要位於北美洲北部的愛斯基摩人。傳統上將美洲原住民劃歸蒙古人種美洲支系
易洛魁 托爾特克人 因紐特人 蘇族
阿帕契 納瓦霍人 印加人 莫霍克人
阿茲特克人| 夏安族 皮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