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花棍

打花棍

打花棍現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少數民族傳統的山寨打花棍;另一種打花棍則是源於北宋都城東京,如今成為北京、武漢、成都、唐山、東北等地盛行的健身運動。

活動簡介

形式

打花棍現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少數民族傳統的山寨打花棍;另一種打花棍則是源於北宋都城東京,如今成為北京、武漢、成都、唐山、東北等地盛行的健身運動。

少數民族山寨打花棍

一種民間體育活動,參加者多為女性。過去是姑娘挑選情郎的一種方式,後來發展成為一種娛樂健身活動。相傳很久以前,寨里有一位姑娘長得俊俏可愛、精明勤勞。她被兩位青年同時愛上了。兩人同時托媒向姑娘的父母求親。父母徵求女兒的意見,但女兒總是羞澀地低著頭,默不作聲。父母實感為難。一個月圓之夜,求婚的兩個青年都來了,姑娘的父母擺開“歌台”,讓兩個青年與女兒對歌表情,決定婚事。可是,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仍難分勝負。為難之中,姑娘的父親心生一計。他找來了一支藤條,讓兩名青年站在兩邊,女兒蹲在中間鏇轉舞動藤條一周,先被藤條打到或跳出藤條的半徑外的,自動退出競爭。表演時,八人分四組對打。棍與棍,棍與地做有節奏的碰擊。姑娘們身著鑲邊的服飾,邊歌邊舞,手舞花棍,不停地擊打自己的頭、肩、胸、臂、背、膝腿、足等身體各部位,交換隊形互相擊打,花棍發出悅耳動聽的碰擊聲和著姑娘們清翠婉柔的歌聲。打花棍在長期的民間流傳中,也不斷變化,已從原來的“女打男跳”變為“男女打跳”。打花棍有點打棍、來回掃棍、鏇轉掃棍等打法,基本跳法有左跳、右跳、上跳、跨跳、跳起轉體等。打跳達到高潮時,打棍者將繩子系在自己的一隻腳上做掃棍動作,另一腳做單足跳。與舞姿結合起來,“錦雞展翅”、“二郎擔山”、“明月戲蟬”;“鷂子翻身”、“嫦娥奔月”、“金蛇盤身”等。

老北京打花棍

打花棍器械簡介

整套打花棍器械 整套打花棍器械

打花棍由三根60cm長的直棍組成。其中左右手各握一根稱為手桿,剩下的一根稱為花棍,並在花棍上用同等距離標註三個圓環線。用手裡的兩根手桿分別擊打花棍的不同部位,使花棍的運動軌跡發生改變,高拋低挑,上下翻飛,左右鏇轉,做出各種花樣動作以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打花棍不受場地限制,室內室外均可練習。不受年齡限制,男女老少均可練習。

打花棍起源

打花棍由來已久。在古時候打花棍稱為打紂棍。據說是和商朝最後一任君王“紂王”有關。據一些學者考證,這“紂”字還有“最後一個”的意思。陝北的驢子運肥上坡,驢子屁股後面要有一根棍子橫著,使它感到在敲打催促,只能前行,不敢後退,這棍子被叫做“紂棍”。商朝的末代國君帝辛因其荒淫暴虐,人神共憤,被周武王消滅後,便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至今人多不知其名,皆呼之以“紂王”。

“紂王”雖材力過人,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百姓民不聊生,遂導致民怨四起。據說“紂王”和“妲己”都和筷子的發明有關,人們就用和筷子相似的兩根木棍和一根類似“紂棍”的木棍進行相互擊打派生出一種遊戲。來排解心中的憤懣和緩解抑鬱之情,舒緩不滿情緒,這一無奈之舉客觀上起到了鍛鍊身體的目的。也造就了一項民族的傳統健身運動。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打花棍也幾多沉浮。輝煌時,曾是京城皇宮貴族的娛樂消遣項目。蕭條時,只得淪落街頭,成為雜耍藝人養家餬口的工具。在老北京燈市口、廠甸、天橋等廟會上,都可以看到打花棍的身影。那些雜耍藝人、撂地攤的,在開始打場子時,先用打花棍招攬觀眾和控制場地大小,然後再演其他節目。至今很多人已經不知它為何物了。

打花棍口訣

打花棍 打花棍

從頭起,一拃內;

雙手桿,與肩寬;

挾棍頭,靠一邊;

左右挑,稍用力;

離開地,仍牢記;

一拃內,別著急;

打花棍入門三式

1.落地鐘擺2.旱地拔蔥3.鯉魚擺尾

打花棍花樣

神龍擺尾 神龍擺尾

1.預備式2.鯉魚擺尾3.出水芙蓉4.蜻蜓點水5.舉火沖天

6. 撥打鵰翎7. 風擺荷葉 8.翻江倒海 9.左右逢源

10.槍挑風車11.張飛翩馬12.蘇秦背劍13. 落地生花

14.雙連冠15.潛龍升天16.白鶴晾翅17.神龍擺尾

18.馬踏青山19.三連冠20.海底撈針21.斗轉星移22.瞞天過海

23.空中攬月24.力挽狂瀾25.反彈琵琶26.猛龍過江

27.並蒂蓮花 28.好運連連29.扭轉乾坤. 30. 獅滾繡球

31.波浪滔天32.哪吒探海33.定海神針 34. 二龍戲珠剪刀手35.龍騰虎躍36.搖櫓過河37.鷂子翻身 38.蹬里藏花

39.擎天一柱40.倒踢紫金冠41.肩扛玉帶42.氣貫長虹

43.膝上開花44.背挑風車45背後盤龍46.直升機47.車輪滾滾等.等等很多花樣。

打花棍益處

在打花棍聚會時見到的老人(八十多歲了) 在打花棍聚會時見到的老人(八十多歲了)
雙人練習打花棍 雙人練習打花棍

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然而,只有科學的運動才能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打花棍運動不受場地限制、室內室外均可練習;不受人數限制,一人單練、雙人對練、多人同樣更可練得精彩;更不受年齡限制,從7歲左右開始,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練習;一套花棍,全家老少皆可練習。打花棍運動不僅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項目,配上音樂,更是一項很好的表演項目,而且,促使人際關係更加和諧。無論是情侶、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朋友同事,兩人可肩並肩的、摟著腰、並排站立,各出一隻手臂進行練習,不僅提高了技巧,更關鍵的是提高了兩人的默契度。家人團聚,親朋好友聚會也可拿出花棍練習切磋,即活躍了氣氛,又鍛鍊了身體,還融洽了家庭關係。

打花棍花樣很多,需要大腦發出複雜的動作指令,指揮身體各個部位,相互配合來完成動作。這樣,我們的大腦,就得到了充分鍛鍊,使思維敏捷、頭腦聰明。練習要求從身前到身後接打花棍和頭頸轉向動作,這樣,更提高了頸項、肩、手、眼、腿及大腦的協調性,鍛鍊了神經傳導功能和對力量的掌控能力,也提高了頸肩部肌肉、關節力量,腿部肌肉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對改善頸椎疾病、腰椎疾病、肩、肘疾病和改善視力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在做挺直腰背、舒展前胸的動作時,不僅鍛鍊了胸、背部肌肉,還使肺臟得到鍛鍊,增加了肺臟對空氣的吸入量,擴大了肺活量,提高了對身體的供氧能力。對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針對長期面對電腦工作的群體,可緩解全身的僵硬感和不適感。改善亞健康狀況。

打花棍聚會時進行佇列練習 打花棍聚會時進行佇列練習

打花棍可提高人的“本體感知能力”,也就是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尤其是青少年通過長期的訓練可提高感覺統合功能,據醫學研究表明,許多學生成績不好,上課不能專心聽講都與感覺統合功能低下有關,當感覺統合功能提高后,其成績會相應提高,受益終身。針對老年群體,通過左右手的運動,使左右腦得到鍛鍊能預防小腦萎縮,防止老年痴呆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由於其不受年齡限制,不受場地限制,因此室內室外都可練習,更是一項簡單易學,老少皆宜的健身運動,而且極具觀賞性和表演性,許多雜技團都把它作為傳統節目保留至今,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

打花棍給我們帶來了健康,帶來了快樂,老話說的好:“健康是全家人的福氣”。因此,我們練習的也是“全家福健身花棍”。

北京奧運會上打花棍的風采

北京奧運會馬拉松比賽前表演打花棍 北京奧運會馬拉松比賽前表演打花棍

隨著北京奧運會的召開,一些古老的傳統健身項目又被挖掘整理出來。打花棍作為一項傳統的民族健身運動,在鳥巢展現出的風采,促使這項古老的運動重新煥發出光彩,從而使全民健身運動又添加了一項有趣的項目。如今在北京的街頭巷尾以及各大公園,人們已將這種古老的運動作為一種新的時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