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打擂台》是映藝娛樂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動作片,由郭子健、鄭思傑執導,泰迪羅賓、梁小龍、陳觀泰等主演。2010年6月4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羅新門”武館的師傅昏迷三十年,兩弟子隱姓埋名守候師傅。直到梁景祥上門拜師,昏迷的師傅忽然甦醒,之後一切事情變得大亂的故事。2011年4月17日,該片在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在內的四項獎項 。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劇照和海報 劇照和海報

破舊的“羅記茶樓”暮氣沉沉,一扇大門被走投無路的年輕人梁竟祥 (黃又南飾)推 開,拜師習武只為還擊欺負自己的叢生猛 (歐陽靖飾),後者是不可一世的公子哥兒,在城中知名的“龐青武館”習武。“羅記”掌柜的大哥成 (陳觀泰飾)凡事以和為貴,叱吒風雲的鐵手已廢;大廚的二哥淳 (梁小龍飾)終日醉醺醺的,一腳亦殘。年過半百的師兄弟,守著昏迷二十年的師傅羅新 (泰迪羅賓飾)甦醒。有一日,祥誤打誤撞令昏睡二十載的羅新奇蹟般地甦醒了。醒來的羅新生龍活虎,“羅記茶樓”又重現“羅生門”武館當年的朝氣。

此時,恰逢“龐青武館”舉辦武術大賽斂財。武館創辦人龐青 (陳惠敏飾)正是當年使羅新離奇昏迷的比武對手吳永榮的得意弟子,成、淳、祥毅然參賽,當年的武術界懸案要在二十年後的徒輩們身上做一了斷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泰迪羅賓羅新
梁小龍林良淳
陳觀泰陳德成
邵音音芬姐
黃又南梁景祥
賈曉晨
歐陽靖叢生猛
陳惠敏龐青
顧冠忠飛揚
羅莽玉麒麟
李海濤龐家軍
羅永昌銅錢雞
陳勉良金燕子
許思敏黑牡丹
梁雄鐵頭

職員表

製作人劉德華、於冬、林家棟、宋岱
導演郭子健、鄭思傑
編劇譚廣源、鄭思傑、郭子健
攝影柯星沛
配樂泰迪羅賓、韋啟良
藝術指導張世宏
動作指導元德
視覺特效黃智亨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

角色介紹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羅新 演員泰迪羅賓
本來是“羅新門”武館的師傅;後來變成“羅記茶樓”的主人。羅新因比武中風昏睡了三十年,甦醒後有點精神錯亂,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跟現代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反差。羅新有一點好色,他見到小姑娘就介紹自己“叫阿賓,英文名叫阿Ben”,甚至帶著徒弟去夜總會開眼界。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林良淳 演員梁小龍
“羅新門”弟子,陳德成師弟,當年威震四方的腿王,自師傅羅新昏迷後,為救出三歲的桂,與陳德成一同對抗惡匪,因以寡敵眾導致右腳被廢,變成了瘸子,終日喝的醉醺醺。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陳德成 演員陳觀泰
二十年前看到一位寡母帶著幼女被人欺,與師弟阿淳聯手同那班流氓一番惡鬥,之後右臂受傷。性格老成持重,能忍。在與師弟受傷後,他不僅要照顧已經變成植物人的師傅,還要看管好脾氣火爆的師弟阿淳。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桂 演員賈曉晨
三歲時,其母曾在“羅記茶樓”工作,被一班惡匪調戲,成及淳二人得知訊息後奮勇營救,卻被打至重傷。事後桂與母親在上海生活,桂每趁假期時便返回“羅記茶樓”當幫手,答謝二人當年出手相助之恩。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叢生猛 演員歐陽靖
樂器店的老闆,為收地而不擇手段,在孩童時代是潮州公會馬燦明紀念國小學生,被人欺負以至頸部扭傷,需要佩載護頸套。之後到美國留學,猛在“龐青體育會”習武,之後祥出現,猛教訓了祥一頓,亦要脅祥在“羅記茶樓”做內應。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打擂台[2010年郭子健、鄭思傑導演電影]
龐家軍 演員李海濤
“龐青體育會”大師兄及教練,龐青的得意弟子,收下戰書與林良淳在擂台上較量。

(角色簡介參考資料來源 )

音樂原聲

名稱作曲填詞主唱類型
《Fight To Win》黎小田詹惠風、盧國沾、歐陽靖歐陽靖主題曲

幕後花絮

•該片拍攝期間,不僅天氣很熱,而且劇組人員每天都要拍攝十幾個小時,連導演都覺得很辛苦,但陳觀泰和梁小龍總是不停的勉勵大家 。

•拍攝過程中,演員很多時候受了傷導演都不知道。每次拍完戲,林家棟就會帶著受傷的演員去看跌打醫生 。

•電影裡的很多台詞都是梁小龍自己加的,比如他教訓完那群小混混之後說的“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比如他要打擂台時說的那句“我是羅新門最差的弟子” 。

•賈曉晨表示片場內圍繞著自己的都是男人,但他們對自己都相當細心,在空餘時間,梁小龍還會講鬼故事嚇她;陳觀泰則教她幾招防狼術 。

•賈曉晨在片中有不少跟梁小龍、泰迪羅賓、陳觀泰等前輩對打的場面,賈曉晨笑言跟元德師父對打時硬吃了他一招,弄得手腳都發紫了 。

獲獎記錄

獎項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提名獲獎/提名方
2010年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提名元德
2011年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郭子健、鄭思傑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郭子健、鄭思傑、譚廣源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提名元德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獲獎泰迪羅賓、韋啟良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獲獎泰迪羅賓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女配角獲獎邵音音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獲獎《打擂台》
第17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獲獎《打擂台》
第17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獲獎泰迪羅賓

(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打擂台海報 打擂台海報

《打擂台》的導演郭子健和鄭思傑用了一個月時間去蒐集資料和討論《打擂台》的劇本,並且從該片的編劇譚廣源那裡獲取經驗。一開始的時候導演決定該片要有四個師兄弟,甚至想過找石堅來客串師傅一角,可是談了一個多月劇情重點還是未定下來,直至最後導演決定把師傅的戲份加重,以他多年昏迷後甦醒帶起眾徒弟的鬥志重振武館來作中心後,才有了劇本的重點。接著郭子健用 了一個月的時間把初稿完成,然後和鄭思傑商議改動,不斷再出第二、三、四稿,在這個過程中,林家棟也有加入一起商議 。

選角過程

《打擂台》的劇本完成後,導演郭子健和鄭思傑就拿給泰迪羅賓看,想邀請他飾演羅新一角。泰迪羅賓覺得《打擂台》的劇本很好玩,便一口答應。接著兩位導演去找了梁小龍,早在寫劇本之初導演就蒐集過梁小龍的資料,但是因為擔心開拍無期,所以並沒有落實要他演什麼角色,直至劇本完成了才敢真正找他談演出的事。梁小龍知道這個劇本真的有機會拍成電影也很爽快地答應了導演的邀請。之後郭子健和鄭思傑赴北京找陳觀泰談了兩天,陳觀泰也爽快地答應了演出邀請。導演還因緣際會的找到了雲飛揚、顧冠忠來客串角色,林家棟更找來好友羅永昌來特別演出 。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打擂台》的拍攝風格雖然追求勵志與復古,但卻避免了嬌情;影片純粵語的對白、角色打出扮演字幕等舉動都顯示郭子健、鄭思傑兩位導演“回歸過去”的決心。影片儘管在起初階段平緩,但自梁小龍展露高手風範,泰迪羅賓甦醒登場起,就加快了矛盾衝突,節奏也層層遞進。該片的武術指導元德將《打擂台》的功夫拆招融於漫畫中,並屢屢閃出漫畫特寫,頗有神來之筆。該片動作場面拋棄了主人翁無敵的常規設定,以陳觀泰、梁小龍兩位為例,他們一招一式再有板有眼,被敵人包圍時亦會遭群毆。哪怕高潮戲,梁小龍被打倒,再爬起,他施展飛身橫空側踢,照舊逃不出精疲力盡的敗局,頗為實際。另外《打擂台》還用飄出的木棉花締造低落時的感傷,頗有新意 (新浪網評) 。

《打擂台》雖然有相當多的動作戲,但它跟普通功夫片完全是兩種路數。影片藉助功夫這個殼講了一個有笑有淚的勵志故事,不論片中總是以失敗者形象出現的黃又南,還是會武術的釘子戶陳觀泰、梁小龍,都借“打擂台”這件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的和意義。《打擂台》的拍攝方式借鑑了以往功夫片的拍法,比如開場的純色背景人物剪影,旁白情節介紹等。這些舊派手法呈現出的卻是新鮮趣味,比如介紹黃又南幼年時代一段戲採用粵語殘片拍法非常無厘頭。影片的整個故事節奏很快,並且夾以旁白和動畫來交待劇情,另外影片以粵語上映也獲得一些觀眾的好評 (《信息時報》評) 。

反面評價

《打擂台》的敘事節奏不穩定,影片過多的旁白充分暴露了導演的不自信;電影虎頭蛇尾的結構,與其說是導演強行扭轉類型片為文藝片,倒不如說是導演根本無法駕馭純正的動作片;而那些看似頗有巧思的塗鴉動畫、過度凌厲的剪下模式都沒能一氣呵成地貫穿始終。最重要的是,影片為了講述一個所謂“贏”的哲學,浪費了太多筆墨,卻都是隔靴搔癢,沒能畫龍點睛 (《新京報》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