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風琴教學曲集

內容介紹

1988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國內第一套較為系統、完整的高等師範院校手風琴教程。該教程的大量使用和廣泛傳播,對高師手風琴學科建設和我國手風琴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隨後十九年,是中國手風琴發展突飛猛進的時期。今天,中國手風琴無論在演奏水平、教學水平,還是在演奏理論、教學理論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根據教學現狀與學科發展的需要,由上海音樂出版社推出了這套新的全國高等師範院校手風琴教材(以下簡稱《教材》)。 應邀擔任《教材》編委的各位專家教授在國內有著廣泛的影響和較高的知名度。他們經常參加國內外各類學術活動和演奏比賽活動,了解世界手風琴教育的發展趨勢與前沿課題,熟悉我國高師手風琴教學的水平與現狀,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擁有大批的理論成果與教學成果。 《教材》是在編委會深入研究、集思廣益、反覆切磋、多次修改的基礎上問世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的主要特色是: 一、觀念新 《教材》在繼承借鑑傳統手風琴教學法和教材體系的同時,大量引入世界手風琴演奏與教學的最新理念,系統介紹科學先進的教學與訓練方法。 二、內容新 《教材》不但強化了手風琴技能技巧的訓練和藝術表演能力的培養,還增加了手風琴發展史、手風琴學習與教學指導、重奏合奏訓練、自由低音手風琴基礎知識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在更系統、全面和綜合的知識背景下學習。 三、開放性 《教材》在授課單元、學習順序、教學進度方面,都不作刻板的硬性規定,而儘可能呈現豐富多樣的材料,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自由選擇和創造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兼顧了主修課、必修課、選修課教學不同層次的特點和需求。 四、科學性 《教材》關於演奏方法的陳述,注重反映技能技巧的內部機制和普遍規律性,儘量避免陷入主觀化、片面化和絕對化的誤區。在學習與教學指導部分,將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的最新理論與手風琴學習和教學的實踐相結合,努力為學生和教師提供科學理論與方法指導。 五、多元化 《教材》在教學曲目的選擇上突出了多元化和多樣化,適當引入了多種音樂風格的作品,有利於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