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預裝軟體

手機預裝軟體

“手機預裝軟體”一般指手機出廠自帶、或第三方刷機渠道預裝到消費者手機當中套用或軟體。但其中一些預裝軟體消費者無法自行刪除,稱為強制預裝軟體。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蓬勃發展,智慧型手機強制預裝的內置軟體已經漸漸成為用戶體驗的最大威脅。根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最新的報導顯示,智慧型手機中預裝的內置軟體占用大量手機記憶體,影響運行速度,偷跑手機流量。目前,安全廠商360在業內首家推出了“管理預裝軟體”功能,可幫用戶卸載絕大多數用不到的、不喜歡的、以及存在主觀惡意的手機預裝軟體。

基本信息

定義

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蓬勃發展,智慧型手機強制預裝的內置軟體已經漸漸成為用戶體驗的最大威脅。根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最新的報導顯示,智慧型手機中預裝的內置軟體占用大量手機記憶體,影響運行速度,偷跑手機流量。特別是一些刷機渠道,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在用戶手機中預裝了大量軟體,這些軟體用戶不想用、刪不掉,甚至有可能引發用戶手機變成“肉雞”,給手機用戶的資費和隱私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目前,絕大多數智慧型手機出廠時安裝了很多工具軟體、娛樂軟體、社交軟體、電商軟體、安全軟體、學習軟體、以及遊戲軟體等套用,除了生產廠家自帶的系統軟體外,手機軟體開發商、刷機渠道推出的第三方套用軟體。這些軟體由手機製造商進行預裝,寫入手機系統,或者由刷機渠道預裝進用戶手機,通常不可以被消費者刪除。行貨手機強制預裝軟體的三個條件如下:

①手機出廠前預裝

所謂手機出廠前預裝,就是消費者在購買到未拆封、未使用過的全新手機時,在手機默認的初始狀態、出廠設定下,手機軟體已經在手機中由廠商預先安裝好了,並且第一次開機後可以直接使用。

②屬於第三方套用的範疇

強制預裝的手機軟體都屬於第三方套用的範疇。所謂第三方套用,首先排除了手機系統自帶的功能和程式,如系統原生相冊。其次,廠商提供的原廠服務作為手機整體的組成部分也不屬於第三方套用,如套用商店。

③無法使用正常手段刪除

強制預裝的手機軟體,其強制性就在於消費者沒有對它們刪除、卸載的許可權。這些軟體被寫入手機的固件,常規卸載軟體的方法甚至恢復出廠設定都無法刪除它們,除非對手機進行破解、刷機。

危害性

行貨手機強制預裝軟體對有需要的用戶來說,可以完善手機的使用體驗,而對於在國內擁有巨大用戶群體的水貨手機來說,其所預裝軟體則應該堅決抵制和警惕,因為水貨手機預裝軟體直接會影響消費者的手機使用安全(包括隱私、話費)以及其他切身利益。水貨手機強制預裝軟體產業鏈的“三無”特性決定了消費者中招後很難討回公道。

對用戶而言,強制預裝軟體存在以上以下兩點危害:

①影響系統穩定性,甚至導致當機

首先這些預裝軟體並非在消費者知情的情況下安裝到手機上的,一定程度上是侵犯了消費者對產品的知情權;而且這些非官方預裝軟體在植入系統固件前大多並沒有經過穩定性的測試,容易對系統穩定性造成隱患,小則影響使用時的流暢度,大則可能導致系統崩潰(當機);

②用戶難以刪除,非法連線網路

一般這些強制預裝軟體都是直接寫到系統的底層,一般用戶可能無法進行卸裝並安裝其他同類型的軟體,這種做法就是直接侵犯了消費者對手機的使用權。而且有些預裝軟體在偷偷地連線網路,消耗你的流量。除了少部分是惡意連線網路進行數據交流外,很多的都是在進行自動更新,但這一切都是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或許要等到月底,你的高額話費清單出來後才察覺。

對行業而言,預裝軟體存在以下三點問題:

①軟體預裝無人監管

行貨手機的軟體預裝一般由廠商自律監管,但水貨手機強制預裝軟體則由水貨手機經銷商在銷售手機前對手機破解刷自製ROM完成。一方面手機經過拆封、刷機、重新塑封已經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全新機,另一方面自製ROM的系統穩定性肯定有所欠缺。最重要的是,水貨手機經銷商對手機進行刷機強制預裝軟體的行為多是出於利益驅動,沒有嚴格的測試環節,也不會顧及是否會對消費者的利益產生損害。

②軟體及其來源無安全性

水貨經銷商刷機強制預裝軟體最重要的就是從軟體開放方收取一定的費用或利益分成。對於以軟體推廣為目的的預裝來說,這種不上檯面的推廣方式,其來源都是不正規的非官方軟體開發團體,而非正式註冊公司,其來源往往難以追溯,消費者受害後難以索賠。

而更多採用這種方式預裝的軟體都是以在消費者不明不白的情況下惡意吸費為目的的,這種吸費陷阱會直接侵犯消費者的財產利益。此外,央視3.15相關報導,也讓我們了解到這些以收集用戶信息為目的的軟體預裝,會嚴重侵犯消費者的隱私。

③受害後無法討回損失

除了上面提到的軟體來源無法追溯,導致消費者利益受損後找不到可以討債的人之外,還有一點也決定了水貨手機強制預裝軟體造成損失後,消費者無能為力的局面。和正規渠道行貨手機享受廠商售後服務不同,水貨手機只有店鋪保修。

所謂的“店保”,一般只保硬體故障,至於用戶手機落入吸費陷阱或者隱私遭到泄漏,是無法從賣家討回公道的。另外,惡意軟體的運行十分隱蔽,對於不通技術的普通用戶來說,將面臨無法取證的尷尬境地。

法律法規

雖然我國法律對與手機廠商預裝軟體行為並沒有明文規範,手機廠商該不該搞強制預裝、什麼軟體可以預裝等問題完全由手機廠商說了算,消費者沒有任何主動權。但早在2012年6月,工信部就已下發通知,明確要求“手機生產企業不得安裝未向用戶明示並經用戶同意,擅自調用終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耗費、費用損失、信息泄露的軟體”。但在灰色利益面前,這一要求並未得到貫徹實施。

2013年10月國慶,在央視和權威媒體重點曝光的戶遭智慧型手機預裝軟體“綁架”問題之後,工信部表態即將於下月正式實施《關於加強移動智慧型終端進網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明確要求:手機廠商預裝軟體必須要通過工信部的審核關卡,同時,這一規定要求手機廠商不得安裝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戶信息的軟體,給用戶造成流量消耗、費用損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後果的軟體。

卸載辦法

1、可以正常卸載的軟體

這裡所說的普通軟體,就像我們自己安裝的軟體,可以通過程式管理器刪除它們。方法很簡單,進入設定>應用程式>管理應用程式,找到該軟體卸載即可。卸載時最好先點擊清除默認值>強制停止>清除數據,最後點擊卸載。這樣程式會卸載的比較乾淨,而不會出現殘留檔案或造成系統不穩定等問題。特別是部分比較惡意的軟體,如果不先清除默認值就直接卸載該軟體,可能會導致無法啟動原本默認程式的情況。

2、不可正常卸載的軟體

當然大部分比較惡意的內置軟體可沒有這么容易刪除,它會像系統內置程式一樣,用上面的方法是無法刪除的。此時我們需要將手機Root(獲得系統許可權),然後將軟體刪除。

3、360手機助手“管理預裝軟體”功能(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需用戶主動操作八步:

第一步用戶需要將手機連線電腦;

第二步用戶主動點擊“我的手機”;

第三步用戶主動點擊“套用管理”;

第四步用戶主動點擊“系統軟體”進入操作界面;

第五步用戶主動選擇想要刪除的軟體;

第六步用戶選擇允許root,並在用戶協定上打勾,並再次點擊一鍵root,方才開始root;

第七步用戶重新主動選擇需要刪除的軟體;

第八步用戶主動再點擊“立即卸載”。

如何治理

從誠實信用的原則出發,手機廠商強制預裝軟體的行為肯定是不合理的,希望廣大手機廠商從品牌角度出發自律規範:控制預裝軟體數量,把關預裝軟體質量,切實從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出發,對手機預裝的軟體進行功能、使用、設定說明,讓消費者真正明白自己在用什麼。消費者既然花錢購買了手機,就有權決定除了系統必須之外的東西,自己的手機上有什麼、沒有什麼。

同時,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積極推薦立法完善對手機預裝軟體的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