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幻聽症

手機幻聽症

明明沒有電話,可耳朵里經常聽見自己手機響,類似的情況正困擾著許多白領,這樣的病人已占心理科門診的近三成。專家表示,這種“幻聽”往往是由於工作壓力造成的,偶爾出現並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但如果這樣的情況頻繁出現就要小心“強迫症”。

症狀表現

明明沒有電話,可耳朵里經常聽見自己手機響,類似的情況正困擾著許多白領,這樣的病人已占心理科門診的近三成。專家表示,這種“幻聽”往往是由於工作壓力造成的,偶爾出現並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但如果這樣的情況頻繁出現就要小心“強迫症”。

平時把手機放到包里。由於工作的需要,每天與手機寸步不離,以便隨時接聽公司或客戶來電。久而久之,發現自己對手機產生了強烈的“恐慌”,手機帶給來的精神壓力根本無從拒絕,想不緊張都難。

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產品已越來越多地介入人們的生活,“手機幻聽”也是因為過度的手機依賴而產生的。

另外,之所以產生這種心因性強迫與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也是分不開的,越是工作優秀的人做事越追求完美,甚至苛求細節,也就更容易產生依賴。雖然這些人一般不需要治療,但如果“幻聽”過度則可能構成“強迫症”。

人有壓力、有焦慮是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去解壓和識別疾病。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這樣的人在應對上可做一些適當的調節,放鬆身心,起到心理減壓的效果。但如果出現持續、嚴重的幻覺,可能就是從心因性強迫發展為“強迫症”,這就需要給予重視,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就診。

幻聽是一種歪曲或奇特的聽覺,並沒有相應的外部聲刺激作用於聽覺器官。病人有時會聽到有人在喊救命,但這種聲音在現實的外部聲場中並未存在。

引起幻聽的原因有心理因素,如過度精神緊張;身體某部疾病,如聽覺中樞障礙或精神病;藥物作用,如吸食或注射過量麻醉劑,吸食大麻及錯食致幻物質,藥物過敏等。

幻聽的生理機制亦未完全明了。現代臨床研究認為,幻聽是大腦聽覺中樞對信號錯誤加工的結果。我們面對的並非無聲的世界,正常人的聽覺將內外部的聲音信號正確地向聽覺中樞傳輸,幻聽者由於聽覺中樞出現障礙,將聲音信號歪曲或誇張,甚至按主觀意圖加以改造,因此是種聽覺變態。我認為,大腦錯誤從記憶中提取聲音信息,並放大也會導致幻聽。

幻聽與耳鳴的區別在於:耳鳴的聲感覺是頻率和強度基本平穩,患者難以治癒。幻聽則聲感覺無規律,一般情況下,患病原因接觸則幻聽消失,聽覺恢復正常。

如何治療

幻聽屬於精神分裂症的典型表現.精神分裂症屬於中醫癲證或狂證的範疇,約成書於秦漢時期的中醫奠基之作《皇帝內經》中以“重陰則癲,重陽則狂”高度歸納了癲狂的病理病機.數千年來,眾多醫家在《內經》思想的指導下,運用中醫辯證論治理論,在臨床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其中在很多病歷病案中都有痊癒的病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思想,多認為癲狂多為痰邪作祟或者五臟的陰陽失調為主,利用化痰理氣,疏肝解郁,補益心腎,開竅醒神,等療法調理內臟,疏通經絡,排除病歷產物,而使患者最終達到痊癒的療效.雖然這個在西醫看起來是很不可思議的,他們對於精分患者的醫囑往往是堅持服藥,注意觀察,也過早的對病人說這個病只能改善症狀,需要藥物維持.使部分病人失去了治療的信心,堅持服藥數十年(臨床確實有此類病人),長期的藥物副作用往往又形成新的痛苦.使病人不能堅持服藥,更加迷茫...

適時釋放壓力

從心理諮詢室了解,專門因“手機幻聽”而前來求助的患者並不多,其他一些心理諮詢中心也表示,儘管不少在職年輕人都有“手機幻聽”現象,各中心對此類現象的心理診療方法也多種多樣,但真正前來心理諮詢及治療的案例卻幾乎是空白。

很多人會像拒絕電視、拒絕上網一樣選擇把手機“丟掉”一段時間。不過,專家指出,“丟掉手機”問題的關鍵不在手機,而是存在於人們心中的壓力,“這是我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即通過某些形式消除內心的緊張,因此最重要的是尋找到根本的壓力源,然後‘對症下藥’,”另外,專家也給出一些緩解方法,“可以向你身邊的朋友或是諮詢師傾訴,也可以參加一些與你工作完全沒有關係的活動,比如說現在比較流行的陶吧、十字繡等,最重要的是讓身心都安靜下來。”

幻聽症

表現

世界上有一些人正承受著音樂幻聽症帶來的痛苦。這是一種奇怪的病症;患者猶如在腦中植入了一個隨時隨地會播放的音樂盒,永無止境,這將他們帶入無窮無盡的夢魘之中。

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iPod Shuffle是一款有趣的產品,它引入了一個別致的播放音樂的概念,其隨機播放功能讓人以意外的方式享用所存儲的音樂—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播放的是哪首樂曲,是否正合你意。蘋果公司這樣宣傳他的產品:“為其充滿歌曲,將其隨身攜帶。看看它會帶你去哪裡。”這是一個讓人享受悠閒心境的小玩意。

但是,構想將這樣一款產品植入你的大腦,讓它在你清醒的時候不斷播放,你不知道接下來會出現什麼曲子,有可能從早到晚反覆聆聽同一首,也有可能會突然聽到一些完全不符合你心境的音樂。這恐怕就不是悠閒,而是噩夢的開始。

不幸的是,世界上有一些人正承受著類似的痛苦,這種奇怪的病症讓患者在清醒的時候聽到腦中響起音樂,隨時隨地,不由自主。這將他們帶入無窮無盡的夢魘之中。

發病率

外國在一次對老年病人的調查中,有13%的人患有雙側耳聾,20%為單側耳聾。在這些病人中,87%為女性,這似乎說明女性更容易患音樂幻聽症。

在這些病人中,2/3的患者時常聽到宗教音樂和聖誕頌歌,這些音樂,隨著低低的伴奏。那些曲調大多是患者所熟悉的。

出現頻率最高的音樂是著名的頌歌《與我同在》。專家認為患者聽到的音樂可能源於早期的記憶,因為這些老人少年時聽到的最多的就是此類宗教音樂。相比之下,同樣傳唱甚廣卻是在患者們成年後才流行起來的歌曲出現的幾率就少得多的多。

不過這些音樂的出現也許是對患者的精神上的意義。比如《與主同在》通常在葬禮上播放,這表現了老年患者對死亡的恐懼。

將來;這種病的患者可能會越來越多,因為人們會逐漸地受音樂的包圍。而且;現就有許多病人,以為自己沒有病,實際已經患病了,但只是發病的幾率較低。

如何預防

預防強迫性格缺陷對防治強迫症具有重要意義.廣州海軍醫院精神疾病專家列出以下幾點,首先,不要過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過於追求完美。不要老是問自己我做得好嗎、這樣做行不行、別人會怎么看我等問題。

其次,學會順其自然。強迫症的另一特點是喜歡琢磨,一個芝麻大的事情往往會想出天大的事來。因此在思考問題時,要學會接納他人、不要鑽牛角尖、學會適應環境而不要刻意改變環境。

第三,學會享受過程,不過分看重結果。為所當為,做事情要抱著一種欣賞、感受、體驗快樂的心情和熱情重視過程、不要過分重視結果。

第四,對自己的個性特點和所患疾病有正確客觀的認識,對現實狀況有正確客觀的判斷。丟掉精神包袱從減輕不安全感,學習合理的應激處理方法,增強自信,以減輕其不確定感。不好高騖遠,不過分追求精益求精,以減輕其不完美感。

第五,家人、朋友對患者既不姑息遷就,也不橋枉過正,鼓勵患者積極從事有益的文體活動,使其逐漸從強迫的境地中解脫出來。

第六,自我調節不能解決問題時,要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實施心理治療,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精神分析治療等。系統脫敏療法可逐漸減少患者重複行為的次數和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