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捻小葫蘆

手捻小葫蘆

手捻小葫蘆即把手把件的一種,即可以活動手指和手掌上的神經,肌肉。 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手裡的葫蘆會變得潤,光,滑,透。 手捻小葫蘆是異花授粉植物,花期授粉是坐果的關鍵。

簡介

手捻小葫蘆顧名思義必須得小,適合在手中把玩的葫蘆。手捻小葫蘆越小越好,手捻小葫蘆是一種稀有品種,8厘米以下稱為手捻,玩的就是小巧玲瓏,一般手捻小葫蘆高度在4-7厘米, 手捻小葫蘆即把手把件的一種,即可以活動手指和手掌上的神經,肌肉。起到按摩穴位,達到健身養生的功效。當然手把件有很多,葫蘆作為植物的果實,其自然造型之美吸引著很多朋友。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手裡的葫蘆會變得潤,光,滑,透。葫蘆的古術美,讓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過去有“富人盤葫蘆”之說。誠然,手裡托著一枚天然藝術品般的葫蘆,會讓很多人眼饞,那是時間和心情的保養結晶。故養生則養心,心情好自然身體好。廣議的富人是指精神好,身體好,財源廣,人緣好。葫蘆則是一個最好的載體。所以葫蘆有“福祿”之意。寓意幸福的生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於“葫蘆”與“福祿”音同,它又是富貴的象徵,代表長壽吉祥,民間以彩葫蘆作佩飾,就是基於這種觀念。另外因葫蘆藤蔓綿延,結子繁盛,它又被視為祈求子孫萬代的吉祥物,古代吉祥圖案中有不少關於葫蘆的題材,如“子孫萬代” 、“萬代盤長” 等。

種植

手捻小葫蘆葫蘆,天然的工藝品,美味的蔬菜,治病的中藥,諸多優點集於一身,難怪那么受寵愛了。手捻小葫蘆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不耐寒,也忌炎熱,生長最適溫度在30℃ 左右。適宜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喜土雜肥。根系發達,結果性強,特別是小亞腰葫蘆,一般能結果幾十個,多者百餘個,十分誘人。多年來我就夢想在盆里種棵葫蘆,到冬季搬進屋裡,綠葉青果,該多美!2002年,我從外地“討”來幾個品種的種子,種在盆里,成功了。

手捻小葫蘆最適合盆栽。

適時播種 俗話說“穀雨前後,種瓜種豆”,因此葫蘆播種以穀雨前後為好,但各地氣候不同,可適當提前或錯後。播種前選顆粒飽滿、無霉變的種子,用玻璃杯催芽(上年收穫的新種子也可直接播種,不過催芽更佳)。杯里倒進30℃ 左右的溫水,浸泡種子12小時,然後倒出水,蓋上紗布或浸濕的棉花,放在向陽處,7天即可生芽。也可把浸泡好的種子放進塑膠袋,裝在靠身體的上衣口袋裡,5天即可生芽,這是最保險的人體溫催芽法。

與此同時,用口徑20厘米以上的深瓦盆裝上肥土,以沸水澆灌殺死病蟲,沸水一定要澆透。幾天后待種子生芽,即可打孔播種。播種時種芽向下,種頂稍低於盆土面,上再覆一層薄細土,然後透明塑膜或玻璃片蓋嚴,放在向陽處,約7天即可破土。以後逐漸除去遮蓋物,曬苗。

精心管理 盆栽手捻小葫蘆不論是在陽台還是院內,都要放在陽光充足處。結果前培育壯苗是關鍵。一是要及時追肥。生長期以發酵好的麻醬渣和豆餅為好,可以稀釋後和澆水同時進行。現蕾期要加施磷鉀肥,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實質量。二是要曬苗。葫蘆的生長最適溫度是30℃ 左右,喜歡多日照,所以要儘可能多地曬太陽。炎夏的中午,以葉蔫而不焦為好,這樣可以培養壯苗,控制瘋長。

待蔓長到1米 左右高時,從根部上數第3~4個葉處打頂。因為手捻小葫蘆有側枝結果習性,這樣可使底部早生側枝早結果,並降低支架的高度,便於觀賞。側枝芽蔓長出後一般有3~4個葉即能現蕾,雌蕾形似兩個摞起的球。如無蕾,便是滑條。滑條長勢強盛,如不及時掐掉,會奪去整個植株的養分,使其他果枝萎蔫回縮,變成死芽。也可在滑條的3~4個葉處再次打頂,使滑條變為結果枝。

手捻小葫蘆是異花授粉植物,花期授粉是坐果的關鍵。盆栽葫蘆由於數量少,蜂源少,花期又很難相遇,必須人工授粉才行。葫蘆每天傍晚開花,次日上午10點前時最佳授粉期。授粉時用乾燥的毛巾和小棉團,從雄花中採取花粉,迅即接到雌花蕊里,不可耽擱。如遇雨天,要提前用塑膠袋把雄花和雌花套好,不要受雨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