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傳

扁鵲傳

扁鵲傳選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據1959年中華書局校點本排印。 作者司馬遷(公元前145~前86?),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省韓城西南)人,西漢傑出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官至太史令。所著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既是一部史學巨著,也是一部史傳文學的典範。扁鵲傳是我國最早的一篇醫學家傳記,文中綜合曆代傳聞,選取典型事跡,記述了扁鵲學醫過程與醫學成就,塑造了一位傳奇式古代神醫的形象。作者首先採用神話筆法,介紹了扁鵲的學醫經過;然後記述了三個典型治病案例,生動地說明了扁鵲高超的醫術;最後提出“六不治”的治病原則。

白話譯文

扁鵲會診扁鵲會診

扁鵲,是勃海郡鄭地人,姓秦,名越人。年輕時給人當過旅舍的主管人。食客長桑君拜訪過多人,唯獨扁鵲認為他奇異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一個尋常的人。來往了十多年後,長桑君才叫去扁鵲私下坐談,悄悄地跟他說:“我有秘方,如今年紀老了,想傳給先生,先生不要泄漏。”扁鵲恭敬地說:“遵命。” 長桑君就拿出他懷中的藥交給扁鵲說:“用未沾到地面的水服用這藥三十天,就能洞察隱微的事物了。” 說罷就全部取出了他的秘方書都送給了扁鵲,然後忽然不見了,大概不是一位凡人吧!扁鵲按照他的話服了三十天藥,能看見牆另一邊的人。用這個本領看病,可以完全看見五臟疾病的癥結,只是用診脈作為名義罷了。行醫有時在齊國,有時在趙國,在趙國的時候被稱為扁鵲。

在晉昭公的時候,眾大臣的勢力已很強大而晉君家族的勢力已很弱小。趙簡子擔任著大臣,獨斷著國家大事。趙簡子生了病,大臣們都很擔憂,於是叫去了扁鵲。扁鵲進到趙簡子的臥室,診測了病情就出來了。董安於向扁鵲詢問病情。扁鵲說:“血脈正常,你驚怪什麼?! 從前秦穆公曾經如此,七天后就甦醒了。如今主君的病和他的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痊癒。”過了兩天半,趙簡子就甦醒了。

其後扁鵲到了虢國,適逢虢太子死了。扁鵲來到虢國宮門下邊,向喜好方術的中庶子問道:“太子患了什麼病?京城裡舉辦攘祭要比其他的事都隆重呢?”中庶子說:”太子患了氣血不能按時運行的病。由於氣血不能按時運行,而導致的鬱結又不能宣散,突然發作於體外,就造成了內臟的損害。體內的正氣不能遏止邪氣,邪氣聚集起來而又不能宣散,因此使得陽氣虛衰,陰邪旺盛,所以突然昏厥而死去了。”扁鵲說:“他死了多長時間了?”中庶子說:“從半夜到現在。”扁鵲說:“入殮了嗎?”中庶子說:“沒有,他死去還不到半天呢。”扁鵲說:“請轉告虢君,說我是齊國勃海郡的秦越人,家住在鄭國。從來沒有能夠見到虢君的風采,到近前侍奉過虢君。聽說太子不幸死了,我能使他復活。”中庶子說:“先生該不是在欺騙我吧?! 憑什麼說太子可以復活呢?我聽說上古的時候,有位叫俞附的醫生,治病時不用湯劑酒劑、石針導引、按摩藥敷,一診察就能發現病證的所在。然後依循著五臟的腧穴,就割開皮肉,疏通脈絡,連結筋脈,按治髓腦,割治膏肓的病邪,疏理膈膜,沖洗腸胃,清洗五臟,修煉精氣,改變形色。先生的醫術能象這樣,那么太子就能復活;不能象這樣,卻想使他復活,簡直不能把方才的話告訴剛剛會笑的嬰兒!”良久,扁鵲仰天嘆道:“先生運用醫術,猶如用竹管子看天空,從縫隙里看紋飾;我運用醫術,用不著切脈、望色、聽聲和審察病人的體徵,就能講出症證的所在。只要聽到了疾病的外在症狀,就能推知其內在病機;只要聽到了疾病的內在病機,就能推知其外在症狀。疾病表現在人的體表,病人只要不在千里之外,我決斷病情的方法一定很多,而且不會出錯。您要是認為我的話不可相信,就試一試,入宮去診察太子,一定會聽見他耳中在響,看到他的鼻翼在翕動。順著他的兩條大腿往上摸,直到陰部,會仍然是溫的。”中庶子聽了扁鵲的話,吃驚得兩眼昏花、不能眨動,舌頭翹起、不能放下,這才把扁鵲的話帶進宮中報告了虢君。

虢君聽了報告大吃一驚,出宮來到闕門下邊迎見扁鵲,說:“私下聽到先生高尚義行的日子已經很久了,但是從來沒能到先生面前拜訪過先生。先生來到我們這個小國,使我幸運地得到了援救,我們這個偏僻小國的太子真是幸運得很!有先生他就會復活,沒有先生他就會被扔掉去填山溝,永遠死去而不能回生了。”話沒有說完,就抽泣不己,悲傷得氣滿於胸,不能平靜,精神恍惚,淚水長流,淚珠不住滾出,掛在睫毛上,悲傷不能自行控制,連容貌都改變了。扁鵲說:“象太子的病,就是人們所說的‘屍厥’。太子並沒有死。”扁鵲就讓弟子子陽磨好針具,用以針刺外三陽五會之穴。過了一會兒,太子甦醒了過來。扁鵲就又讓另一弟子子豹運用能溫入人體五分深淺的熱敷之法,將八減的藥劑混在一起煎熬,煎成後用來交替著熱敷兩脅下邊,太子坐了起來。又調節了他的陰陽,只服了二十天湯藥就恢復了健康,由此天下都認為扁鵲是能使死人復活的人。扁鵲說:“我並不是能使死人復活的人。這是由於他原本就會復活,我能使他恢復罷了。”

扁鵲到了齊國,齊桓侯把他當作貴客來接待。扁鵲入朝拜見了齊桓侯之後,對他說道:“您有病,在皮肉之間,不治療將會加重。”桓侯說:“寡人沒病。”扁鵲出去後,桓侯對左右的人說:“醫生喜歡錢財,竟想通過治療沒病的人來謀取功利。”五天后,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說:“您有病,在血脈之中,不治療恐怕要加重。”桓侯說:“寡人沒病。”扁鵲出去後,桓侯很不高興。五天后,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說:“您有病,在腸胃之中,不治療將會加重。”桓侯不作答理。扁鵲出去後,桓侯更不高興了。五天后,扁鵲又去拜見齊桓侯,望見了桓侯就退出去跑了。桓侯派人去詢問其中的緣故,扁鵲說:“疾病處在皮肉之間的時候,湯藥、熱敷就能治癒;處在血脈之中的時候,針刺能夠治癒;如果處在腸胃之中,酒劑才能夠治癒;如果進入骨髓,即使是掌管生命的神也不能把它怎么樣了。如今已經進入骨髓,我因此不敢請求治療了。”五天后,桓侯身體病重,派人去叫扁鵲,扁鵲已經躲走了。桓侯終於死去了。

假使身居高位的人在疾患還沒有顯示徵兆的時候就預先知道染上了病邪,能夠讓良醫得以儘早進行治療,那么疾病就能痊癒,身體可以存活。人們擔憂的事情,是擔憂疾病多;而醫生擔憂的事情,是擔憂治病的方法少。所以疾病有六種情況不能治療:驕橫放縱不講道理,這是第一種不能治療的情況;以身體為輕,以錢財為重,這是第二種不能治療的情況;衣食不能適應四季陰陽的變化,這是第三種不能治療的情況;氣血錯亂,五臟的精氣不能安守於內,這是第四種不能治療的情況;身體過於瘦弱,不能適應藥力,這是第五種不能治療的情況;相信巫師而不相信醫生,這是第六種不能治療的情況。有這當中一種情況的,就很難治療了。

扁鵲的名聲傳遍了天下。到了邯鄲,聽說趙國人尊重婦女,就做起了婦科醫生;到了洛陽,聽說周王朝的人敬愛老人,就做起了老年病醫生;到了鹹陽,聽說秦國人愛護小兒,就做起了小兒科醫生:總之是隨著風俗的不同而變換行醫的重點。秦國的太醫令李醯知道自己的醫術不如扁鵲,就派人刺殺了扁鵲。至今天下研習脈學的人,都遵從的是扁鵲的學說。

個人簡介

扁鵲傳是我國最早的一篇醫學家傳記,文中綜合曆代傳聞,選取典型事跡,記述了扁鵲學醫過程與醫學成就,塑造了一位傳奇式古代神醫的形象。作者首先採用神話筆法,介紹了扁鵲的學醫經過;然後記述了三個典型治病案例,生動地說明了扁鵲高超的醫術;最後提出“六不治”的治病原則。其中“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所反映的科學思想,已被載入世界醫學史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