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鍬形蟲

扁鍬形蟲

扁鍬形蟲,體色黑褐色,具光澤,體型稍扁。分布較普遍,生活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成蟲集體出現吸食樹液或熟透的果實。

基本信息

簡介

扁鍬形蟲體長雄27-72mm,體色黑褐色,具光澤,體型稍扁,大型雄蟲大顎發達,具齒狀排列,小型則無,雌蟲體型較小,翅鞘有光澤,頭部具凹凸的刻點。本種分佈較普遍,生活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成蟲集體出現吸食樹液或熟透的果實

特徵

牠們具趨光性,夜晚或清晨於路燈下容易發現,有時會見兩隻雄蟲在樹上互斗,將對方挑落地面,但卻很少造成嚴重傷亡。獲勝的一方便與雌蟲交尾,交尾過後,雄蟲就「噗」一聲飛走了,繼續過牠的單身的生活。

主要品種

主要亞種:

中國扁鍬(中華扁鍬)

Dorcustitanusplatymelus

體長:35mm~87mm

分布:越南北部、海南,我國黃河以南地區、貴州、四川

概述:可以說是與我們生活最近的鍬甲,只要住的海拔稍微高,有此鍬甲分布,就有可能撿到。

雲南扁鍬

Dorcustitanusplatymelusvar.typhoniformis

扁鍬形蟲扁鍬形蟲

體長:?~80mm

分布:雲南、四川、廣西、貴州

概述:應該是中華扁鍬的地區變異種,與中華扁鍬不同的是內齒偏向中央

巴拉望扁鍬

Dorcustitanuspalawanicus

體長:53mm~111.3mm

分布:菲律賓巴拉望島

概述:世界上最大的扁鍬,也可以說是整個Dorcus屬的最大種,內齒形狀明顯,體型龐大

提風扁鍬

Dorcustitanustyphon

體長:?~105mm

分布:菲律賓的呂宋島、君丹度納斯島

概述:有著比巴拉望扁鍬還要寬大的身軀,大鄂內齒偏向上方

南亞扁鍬

Dorcustitanuswestermanni

體長:36mm~86.3mm

分布:印度、緬甸、我國雲南、越南、高棉、馬來西亞、寮國

概述:一種分布很廣、肥大的扁鍬,印度最為常見

台灣扁鍬

Dorcustitanussika

體長:29.5mm~71.2mm

分布:台灣

概述:一種鞘翅較紅的扁鍬,僅分布台灣

對馬扁鍬

Dorcustitanuscastanicolor

體型:31mm~83mm

分布:我國北部、日本、朝鮮

概述:大鄂較細長的扁鍬

蘇門答臘扁鍬

Dorcustitanustitanus

體型:47~102mm

分布:中南半島,菲律賓諸島,印度尼西亞諸島等地

概述:蘇門達臘巨扁是其中體型最寬體表亮度最高的品種.

此外,還有許多其他品種,下面是所有扁鍬列表:

Dorcustitanuscastanicolor

Dorcustitanusdaitoensis

Dorcustitanuselegans

Dorcustitanushachijoensis

Dorcustitanuskarasuyamai

Dorcustitanusokinawanus

Dorcustitanusokinoerabuensis

Dorcustitanuspalawanicus-PalawanStagBeetle

Dorcustitanuspilifer

Dorcustitanusplatymelus

Dorcustitanussakishimanus(サキシマヒラクワガタ/(Japanese))

Dorcustitanussika(台灣扁鍬形蟲/(Chinese))

Dorcustitanussumatra(Dorcustitanustitanus)-SumatraStagBeetle

Dorcustitanustakaraensis

Dorcustitanustatsutai

Dorcustitanustokunoshimaensis

Dorcustitanustyphon

Dorcustitanustyphoniformis

Dorcustitanuswestermanni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