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進春遊晚歸圖

戴進春遊晚歸圖

戴進春遊晚歸圖,筆墨多取法自南宋時代的馬遠、夏圭一派,構圖上雖然仍然舊沿襲著南宋院畫體系風格,保留了大部分空虛的地方,但是畫面比較平板,近景和遠山幾乎是在同一平面上,比較缺乏景致空間的深度。這也是浙派繪畫的共同特色之一。畫上並沒有作者的落款和印章,但是從畫風,再比照其它畫作來看,似可推斷是戴進在北京時期的作品。

介紹

戴進春遊晚歸圖戴進春遊晚歸圖
明代 戴進 春遊晚歸圖
絹本
尺幅:167.9x83.1公分

詳情

左下角的前景,畫一座庭院,伸出牆外的樹枝、路邊紅色的桃花,都透露出「春天」的氣息。一名士人正在敲著門,庭院中有個僕人提著燈籠前來應門,顯示著春遊主人「晚歸」的詩意。中景的田野小徑上,兩個農人扛著鋤頭回家,遠處農舍的空地上,有個農婦正在餵食家禽,人物雖小,顯示出畫家對細節的用心描寫
這幅畫的筆墨多取法自南宋時代的馬遠夏圭一派,構圖上雖然仍然舊沿襲著南宋院畫體系風格,保留了大部分空虛的地方,但是畫面比較平板,近景和遠山幾乎是在同一平面上,比較缺乏景致空間的深度。這也是浙派繪畫的共同特色之一。畫上並沒有作者的落款和印章,但是從畫風,再比照其它畫作來看,似可推斷是戴進在北京時期的作品。
綜合其它傳世作品來看,戴進除了兼法宋、元諸家以外,受到南宋馬遠、夏珪「院體」一派畫風的影響比較深。但是他繼承古人傳統,而不為成法所拘,能夠發展變化,自出新意。這件作品為戴進基於馬遠、夏圭風格,而更近一步,大膽犟調豐富筆墨效果的傑作。繪畫技法功力深厚,筆墨靈活而變化多端,奔放中不失法度,嚴謹中又富有瀟灑俊逸的格調,是代表戴進風格的典型作品之一。
(選自台北故宮博物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