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邦 (1901~  )

戴安邦 (1901~)

正文

戴安邦 (1901~)中國無機化學家和教育家。1901年4月 30日生於江蘇省丹徒縣。1924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化學系。1928年赴美留學,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1929年獲碩士學位,1931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歷任金陵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1947年再度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進修,1948年回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配位化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副主編、《無機化學》主編。是中國化學會的發起人之一,1934年為該會創辦《化學》雜誌(《化學通報》前身),並任總編輯17年,對普及化學教育、提倡化學研究和推廣化學套用做出了重大貢獻。198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
戴安邦長期從事無機化學配位化學的研究工作,是中國最早進行配位化學研究的學者之一。自1932年發表了“氧化鋁水溶膠的本質”的博士論文以後,對矽、鉻、鎢、鉬、鈾、釷、鋁、鐵等元素的多核配合物化學,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其中與協作者所提出的固氮催化劑的七鐵原子簇活性中心結構模型和關於氫活化的機理及氨合成的動力學方面的研究,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關於“矽酸聚合作用理論”的研究,獲1980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發表論文150餘篇。他從事化學教育 60餘年,主張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重視實驗,培養了一大批化學人才。1958年主編了中國第一部高等學校統編化學教材《無機化學教程》;1980年主持編寫了《配位化學》一書。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