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核力量

戰略核力量

戰略核力量,1958年實現了飛彈和氫彈的結合,組建了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核潛艇裝備部隊服役,形成了由陸基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潛艇部隊和戰略轟炸機部隊組成“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

內容

20世紀80年代擁有戰略核力量的國家有: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中國。美國1945年研製成功核子彈,1952年試驗成功氫彈,1958年實現了飛彈和氫彈的結合,組建了戰略飛彈部隊,隸屬於戰略空軍司令部;1946年組建戰略轟炸機部隊,1956年B一52戰略轟炸機試驗空投氫彈成功,進入作戰使用;1960年試驗成功潛地彈道飛彈,同年戰略飛彈核潛艇裝備部隊服役,形成了由陸基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飛彈潛艇部隊和戰略轟炸機部隊組成“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1975年部署了反彈道飛彈飛彈。戰略核武器經過不斷的發展更新換代,截至80年代後期,美國戰略進攻核力量總兵力約12.5萬人,戰略核武器運載工具約2000件,戰略核彈頭約1.4萬枚,爆炸當量26.5億噸。
蘇聯1949年試驗成功核子彈,1953年試驗成功氫彈,1960年實現了飛彈和氫彈的結合,組建了戰略火箭軍;1955年組建轟炸機部隊,試驗成功潛地彈道飛彈,翌年戰略飛彈核潛艇裝備服役;1964年組建反彈道飛彈飛彈部隊。80年代後期,蘇聯戰略進攻核力量總兵力約41萬人,戰略核武器運載工具約2500件,戰略核彈頭約1.1萬枚,爆炸當量56.3億噸。美蘇兩國擁有的戰略核武器占全世界總數的95%以上。英國側重發展潛射核武器,20世紀60年代初購買美國的“北極星”潛艇和A3潛地飛彈,在自己製造集束式彈頭的基礎上,不斷更新改進,截至820世紀0年代後期,戰略核力量總兵力約2300人,戰略核武器運載工具約50件,戰略核彈頭約50枚。

發展

法國自1960年開始發展戰略核力量,先後組建了戰略轟炸機部隊、陸基中程飛彈部隊和核潛艇部隊。80年代後期,戰略核力量總兵力約2萬人,戰略核武器運載工具約150件,戰略核彈頭約230枚。
中國為打破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核壟斷和核訛詐,自力更生地發展了自己的戰略核力量。1964年成功地爆炸了核子彈,1966年建立了地地戰略飛彈部隊,1967年研製成功氫彈,實現了飛彈和氫彈的結合;1970年核潛艇建成下水,1974年服役,1982年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成功,戰略飛彈潛艇部隊進入作戰使用。中國地地戰略飛彈部隊和戰略飛彈潛艇部隊均陸續裝備了不同類型的戰略飛彈核武器,並不斷發展完善,成為一支執行積極防禦戰略方針、具有一定核反擊作戰能力的戰略核力量。
20世紀90年代,有的國家加緊發展尖端軍事技術,改進現有武器系統,研製高技術的太空武器和第三代核武器。戰略核力量將朝縮小規模,攻防兼備和增強作戰能力的方向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