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垣”字圜錢

戰國“垣”字圜錢

尺寸: 質地: 來源:

戰國“垣”字圜錢

年代:
戰國時期魏國鑄;
尺寸:
直徑4.0厘米;
質地:
銅質 ;
來源:
2002年盧顯國先生捐獻;
內容:
圓形圓孔薄餅形,面背平夷,厚肉薄緣,穿孔緣和外緣極薄銳利。面文篆書“垣”。背無文。圜錢是指圓形而中有圓孔的錢,有來源於紡織工具紡輪和禮儀裝飾用品玉璧、玉環兩種說法。先秦圜錢有以、化和銖兩為價值單位的三個類型,分別流行於周王朝與韓、魏國、齊、趙、燕國和秦國,有漆垣一釿、共半釿、垣、藺、賹化、重一兩十四銖、半兩等。隨著秦國的強盛,秦國統一鑄行的半兩錢逐漸推向全國。圜錢較為稀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