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道藩

蔣碧微回憶錄》1966年在台灣出版時,被《皇冠》雜誌譽為“中國第一部女性自傳”,成為眾多讀者追捧的暢銷書。本書是《蔣碧微回憶錄》的第二部。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我與道藩我與道藩

蔣碧微回憶錄》1966年在台灣出版時,被《皇冠》雜誌譽為“中國第一部女性自傳”,成為眾多讀者追捧的暢銷書。本書是《蔣碧微回憶錄》的第二部。

蔣碧薇一生追求自由,追求解放,追求獨立,追求愛之真諦,她總是在男性驚嘆的目光下,遊走於傳統家教和反叛女性之間。她自稱:“三十九歲,無可奈何地墜入情網,和張道藩開始了纏綿半生的苦海之戀。”2000多封情書,真實地記錄了她與張道藩近半個世紀的生死戀情,直抒胸臆的真情袒露,所她的所敬所愛,所思所念毫無保留地融入50萬字的長卷。在兵荒馬亂、時局動盪之年,她愛得竟如此純潔、濃烈和持久……

編輯推薦

徐悲鴻與蔣碧微之子徐伯陽唯一合法授權,20世紀曠世情書的代表作2000多封,首次曝光張道藩給蔣碧微的最後一封信。新增著名畫家傅抱石、吳作人、吳稚暉等珍貴題贈十餘幅。

我以真實為出發點,懷著虔敬之心,一個字一個字寫下我半生的際遇,因此我會說:“我一心坦蕩,只有忠誠感恩之念,毫無睚眥必報之心,我在我的回憶錄中抒寫我所敬、我所愛、我所感、我所念的一切人與事,我深信我不會損害到任何一位與我相關的人。”

——蔣碧微

碧微女士可以說是三、四十年代中國藝術界的傳奇人物,敢愛敢恨,特立獨行。她與徐悲鴻、張道藩兩先生的感情經歷,尤可謂曲折動人,透過她的回憶錄的記述,亦曾撼動千萬讀者的心靈。

——著名作家瓊瑤

作者簡介

蔣碧微(1898-1978),原名蔣棠珍,出生於江蘇宜興,其父蔣笙為復旦教授。蔣碧微天生麗質,才藝俱佳,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

蔣碧微22歲時,張道藩拜謁孫中山後留學歐洲。

蔣碧微24歲時,在柏林認識張道藩。

蔣碧微27歲時,第一次收到張道藩示愛信。那是2月8日。

蔣碧微28歲時,張道藩在貴陽被捕,後逃出。他將經歷導演成電影《密電碼》。

蔣碧微35歲時,張道藩任歐洲美展籌委委員、柏林畫展籌委委員。第二年,張道藩組建中國美術會,任理事長。

蔣碧微36歲時,一手策劃,使張道藩添了養女張張麗蓮。

蔣碧微44歲時,張道藩會見美國作家海明威。

蔣碧微49歲時,張道藩50歲,他在南京香輔營文化會堂拜齊白石為師。當年,傅抱石為其刻“振宗”“雪芬”印。

蔣碧微66歲時,在台灣《皇冠》雜誌連載《蔣碧微回憶錄》。

蔣碧微71歲,張道藩在家跌傷腦部,在醫院躺了兩個月零六天,於1968年6月12日22時逝世,享年72歲。

蔣碧微72歲時,整理髮行《張道藩書畫集》。

蔣碧微73歲時,整理髮行《張道藩戲劇集》。

蔣碧微80歲時,在台北逝世。

目錄

楔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八章

第八十九章

第九十章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八章

後記

補充回憶兩件事/徐伯陽

蔣碧微最後的心愿/成江

書摘

插圖:

放下筆,視線落在窗外天際。巴黎的黃昏,氤氳蒼茫,總是帶給人們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我在那雲霞深處,仿佛看到遠在義大利翡冷翠的道藩。他面容清癯,身體顯得有點單薄,一對炯炯有神的眸子,閃爍著智慧過人的光芒,神情在謙和中流露出幾分嚴肅。我一向把他當作最忠實可靠的朋友,我們之間的稱呼是二嫂和三弟。接到了他突如其來的那封信,我必須承認,我很驚愕。我從來不曾想到,他竟會這樣的熱情與大膽,他不是剛在巴黎和素珊訂了婚嗎?

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憂悒和悵惘向心頭凝集,但願它能早些化解吧,因為我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我無意再嘗愛情的苦蜜,像營營的山蜂錯憩在黃連的小白花上。已逝的二十八年歲月里,我曾在愛之波濤里浮沉了九年。一九一七年,我以江南的古老世家一個訂過婚的少女,和一位醉心藝術的畫家私自出走,逃到日本、巴黎,終於發現我丈夫的心力全部專注在他所熱愛的藝術上面,我無法分得一絲一毫,既得不到溫暖,也得不到照顧,然而基於我的性格和教養,使我安於做他忠誠盡責的妻子。

天際的雲靄層層加深,室內的光線漸漸減弱,周圍靜悄悄的,寂寞深鎖著我。回憶一九二二年在柏林,第一次和道藩相見,是他到我們的寓所來拜訪。他告訴我們,他在英國倫敦大學美術部學畫,趁假期之便,來游德國。當他到柏林後,聽說有一位中國畫家徐悲鴻也在此地,所以他特來拜訪,希望結交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二次見面,是悲鴻帶我去回拜他,在他和傅斯年先生合租的房子裡,有著很好的陳設和舒適的布置,起居室地上還鋪了一幅猩紅的地毯。“那一天你曾給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記得嗎?”若千年後,他曾回味無窮地對我說: “你穿的是一件鮮艷而別致的洋裝。上衣是大紅色底,灰黃的花,長裙是灰黃色底,大紅的花。你站在那張紅地毯上,亭亭玉立,風姿綽約,顯得多么雍容華貴。啊!那真是一幅絕妙的圖畫。”

當時,我靜靜地聽著,報他以表示謝意的一笑。是的,我應該感謝他的恭維,但我絕沒有想到他會有什麼用意。在國外住了八九年,以女性的優越地位,我聽過各式各樣的讚美,甚至有一位中國同學說:“像你這樣的女孩子到外國來,真為我們中國人增光。”

是的,我在外國曾是一群男同學中的天之驕女。我參加他們的聚會,參加他們的談天,我和他們同樣放言高論,朋友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簡直把我寵壞了。除了在悲鴻面前,無論言談舉止或者是潛意識裡,我從不曾以女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