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經濟學常識書

交易費用——售價之外的成本 貼現率——錢是不斷縮水的 經濟周期——永遠逃不掉的輪迴

基本信息

作者:黃曉林(作者)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0月1日)
平裝: 29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0972435

內容簡介

在解釋各種經濟現象時,專業精英們會在媒體上大談特談彈性理論、凱恩斯陷阱、看不見的手……大眾往往對此不知所云。翻開經濟學著作,映入眼帘的大多是公式、圖表和一些乾巴巴的理論。如何才能聽懂、看懂這些專業名詞,解開眼前的迷惑?這就要有一本通俗的大眾經濟學讀物。
《我的第一本經濟學常識書》從最基礎的概念開始,用身邊的通俗故事引導每一位讀者入門,讓你對這些經濟概念不再陌生,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都有個大體的認識。
《我的第一本經濟學常識書》由黃曉林編著。

編輯推薦

在《我的第一本經濟學常識書》中,編者黃曉林以當前最權威、最專業的經濟學著作為藍本,以經濟學的核心概念為主線,寓深奧的經濟理論於精彩的案例中,讓讀者在輕鬆愉悅中學到最有用的經濟學知識,充分領略經濟學的魅力。
本書內容涉及供需關係、市場、經營、消費、巨觀經濟、國際貿易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經濟學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實的經濟學知識普及讀本,同時又是一本指導經濟生活、科學實用的工具書。

目錄

第一篇 思維篇
第一章 不可不知的經濟學基礎
選擇——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機會成本——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邊際——理性人考慮新增的量
激勵——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貿易——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
市場經濟——市場是組織經濟活動的好方法
政府干預——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生產率——一國的生產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通貨膨脹——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漲
菲利普斯曲線——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第二章 經濟學教你認識世界:不可不知的信息經濟學
信息不完全——經濟學的世界沒有“聖人”
信息傳遞——為什麼企業認可名牌大學生
共同知識——你不知道,就是你的錯
逆向選擇——信息越少,獲得越少
路徑依賴——經濟學中的“慣性”作用
霍布森選擇——別被所謂的選擇忽悠了
第三章 經濟學不是教你詐:不可不知的博弈論
帕累托最優——誰也不願改變的最佳狀態
納什均衡——鮮花插在牛糞上的宿命
囚徒困境——個人的理性與集體的非理性
負和博弈——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正和博弈——新龜兔賽跑的故事
智豬博弈——做一隻聰明的小豬
鬥雞博弈——讓他三尺又何妨
第二篇 市場篇
第四章 隱藏在經濟背後的“看不見的手”
看不見的手——亞當·斯密的法寶
稀缺一物以稀為貴
產權——皇帝與一個磨坊的故事
供需機制——左右市場走向的終極力量
自由競爭——競爭是進步之源
完全壟斷——近距離看壟斷
市場失靈——市場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科斯定理——怎樣才能解決負外部性
第五章 價格是不是由賣方說了算
價值悖論——鑽石憑什麼比水更珍貴
均衡價格——為什麼要討價還價
價值規律——最貴的蘋果賣給誰
限制價格——漲價能被限定住嗎
交易費用——售價之外的成本
價格彈性——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第三篇 消費篇
第六章 有限條件下的差別享受
奢侈品——不求最好,只求最貴
替代效應——豬肉漲價、雞肉熱銷的原因
互補品——買得起車,卻用不起油
價格歧視——不同的人,不同的價格
吉芬現象——價格越漲,越願意購買
衝動型消費——都是衝動薏的禍
羊群效應——你買,我也買
第七章 為你的滿意買單
偏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效用——滿意比價格更重要
消費者剩餘——價格低於預期時的喜悅
消費預期——期望所帶來的神奇效應
炫耀性消費——不是在消費,而是在顯擺
配套效應——商品必須符合你的檔次
棘輪效應——由儉人奢易,由奢入儉難
第四篇 經營篇
第八章 利潤背後的一筆賬
邊際成本——靈活定價的秘訣
邊際收益遞減——收益與投人不成正比
固定成本——在虧損中繼續經營的理由
沉沒成本——將錯就錯的沉重代價
貼現率——錢是不斷縮水的
規模經濟——生產越多,成本越低嗎
第九章 福布靳富人榜上的經營智慧
二八法則——抓住最關鍵的少數
長尾理論——“少量”大多數的勝利
品牌——令人艷羨的無形資產
捆綁銷售——銷售並非一捆綁就靈
注意力經濟——吸引大眾的眼球
第五篇 巨觀經濟篇
第十章 從“守夜人"到“干預者”
經濟周期——永遠逃不掉的輪迴
總供給與總需求——為什麼要鼓勵消費
節儉悖論——為什麼越節儉反而越蕭條
凱恩斯主義——讓“看得見的手”發揮作用
公共產品——只能由政府提供的產品
公地悲劇——公共與私有的矛盾
乘數效應——砸玻璃帶動經濟發展
財政政策——國家的錢要怎么花
拉弗曲線——徵稅越多越好嗎
社會保障——瑞士人為什麼如此“懶惰”
相機抉擇——政府要成為“對症下藥”的好醫生
第十一章 認識生活中的“錢規則”
貨幣及起源——認識“孔方兄”
中央銀行——“最後放貸人”
M0、M1、M2——認識巨觀經濟中的貨幣
存款準備金——銀行放出貸款對經濟有何影響
信用風險——借款為什麼會存在風險
利率——牽動市場神經的神奇魔棒
費雪效應——預期通貨膨脹率與利率的關係
所得稅——財富分割的利器
第十二章 衡量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GDP——社會財富增加了嗎
CPI——物價究竟上漲多少
基尼係數——貧與富的距離有多大
負擔係數——上有老,下有小
恩格爾係數——從柴米油鹽看生活水準
房價收入比——房價究竟高不高
幸福指數——老百姓的幸福是可以衡量的
第六篇 國際交往篇
第十三章 我們該抵制外國貨嗎
經濟全球化——世界越來越小
南北差距——窮國越窮,富國越富
國際分工——誰賣農產品,誰賣工業品
國際貿易——用交換豐富我們的生活
貿易保護主義——自由貿易遭遇壁壘
貿易補貼——美國農民的生活為什麼很滋潤
加工貿易——中國甘於做“世界加工廠”嗎
商品傾銷——低價並不是錯
中國製造——世界已經離不開中國產品
低碳經濟——氣候變暖下的不得已選擇
WTO——貿易爭端的解決者
第十四章 誰在導演“貨幣戰爭”
匯率——兩種貨幣如何交換
購買力平價——漢堡包的成本差異
布雷頓森林體系——不得不說的國際貨幣體系
貨幣升值——人民幣越來越值錢了嗎
貨幣貶值——花更多的錢,買更少的外國商品
熱錢——是人民幣有魅力嗎
外匯儲備——高順差孕育中國“神話”
次貸危機——美國老太太與中國老太太的故事新解
金融危機——都是貪婪薏的禍
第七篇 理財篇
第十五章 在機會與風險中投資
更大笨蛋理論——不做最後的那個大傻瓜
複利——神奇的財富密碼
股票投資——冒險家們不會錯過的賺錢遊戲
基金投資——養“金基”下金蛋
期貨投資——創造價值的“買空賣空”
黃金投資——為財富築個“避風港”
債券投資——穩中求利
套匯投資——做個刀尖上的“舞者”
保險——風險下的明智選擇
第十六章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財務自由——如何才能愜意地生活
理性投資——不要向旅鼠學習
組合投資——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儲蓄——存款也有門道
合理避稅——其實你可以交更少的稅
新節儉主義——會掙錢更要會省錢
理財規劃——為自己做好理財計畫
附錄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名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