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聖雄甘地

我的祖父聖雄甘地

《我的祖父聖雄甘地》作者:(印)甘地 著,鄧俊秉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鄧俊秉教授出於熱愛擔當了翻譯拉吉莫漢·甘地撰寫的這本傳記的重任。鄧教授不僅是一位學者,而且熟悉印度。她之所以翻譯本書,反映了她堅信,聖雄甘地的信念,不僅對印度和世界人民,而且更重要的是對印度最大的和偉大的鄰國——中國人民,仍具有現實意義,就像聖雄當年活著時一樣。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的祖父聖雄甘地

在印度,聖雄甘地被譽為“國父”。就像其他很多印度事物一樣,他的遺產,他的哲學,他的思想和信念享有普遍的共鳴,而且有意思的是,在當今更加全球化和一體化的世界中,比昔Et更具有重大的意義。當恐怖主義橫行於全世界,並對和諧、穩定、和平和人權構成更大威脅之時,他推崇的和平、非暴力以及“目的並不說明手段”的教導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鄧教授的譯著將給中國讀者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觀察現代印度歷史最關鍵的階段。這將有助於他們理解、領會、吸收並且希望他們套用聖雄推崇的和平、非暴力和社會友愛。正當中國發生巨大社會經濟變革之際,甘地先生倡導的上述精神也許尤為有意義。

聖雄甘地的偉大表現在很多方面。他是政治家、哲學家、改革家、社會活動家和導師。拉吉莫漢·甘地的這本著作不僅是這個心懷崇敬之情的孫子撰寫的他的比真實生活高大的祖父的傳記和有關甘地先生一生的故事,而且意在用批判的眼光來表現聖雄對非暴力、宗教、種族、種姓和印度分治這些問題的看法。因此,翻譯此書絕非易事。然而鄧教授不僅翻譯了這本著作,而且將原書的真髓譯了出來。為此,她尤其應該得到讚揚。

作者簡介

拉吉莫漢·甘地生於1935年,為聖雄甘地嫡孫,知名學者和傳記作家。其主要著作還有:《報復與妥協——了解南亞歷史》《拉賈吉:一生》《帕特爾:一生》和《了解穆斯林心態》。他的作品均由企鵝出版社出版。作為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的名譽客座教授,現應邀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任教。

書摘

第一章 非暴力

打開甘地心扉的方法之一是研究他的非暴力主張。正如所有甘地學者都明白的:非暴力主張遠遠超過了對戰爭或流血的痛恨。了解甘地的非暴力的途徑可從他對l946年的皇家印度海軍兵變的態度開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甘地對輪船的態度。

大家都清楚,他於l909年寫成的《印度自治》一書痛斥了現代文明。醫院、法庭和鐵路均遭到了譴責,飛機和汽車亦受到嘲笑。稍後,我們將對《印度自治》作些研究,但是我們注意到,此書並不譴責輪船。甘地對船的偏愛大約同他出生在緊靠阿拉伯海的波班達爾並熱愛故鄉有關。

1907年,甘地對他的第一位傳記作家約瑟夫·多克說,“大海與波班達爾城牆幾乎近在咫尺。海水從城市周圍湧來,有時幾乎使波班達爾變成一個島嶼。”多克從甘地那兒了解到波班達爾造的船隻“從桑給巴爾到亞丁的航道上都能見到”,而且“做海洋生意”是自古以來這個城市的主要職業,使當地百姓獲得“人類浩瀚的知識和來自外國的東西”。1925年,甘地說“大海是冒險的體現”,還說印度人“在他們的國家生活中應具有冒險精神”。

……

目錄

譯者的話

前言

導言

第一章 非暴力

第二章 內心的兩個聲音

第三章 暴力

第四章 東方對抗西方

第五章 “印度自治”

第六章 甘地和他的神

第七章 膚色界限

第八章 種姓與賤民

第九章 分治

第十章 兒子和繼承人

第十一章 最後的行程

第十二章 剖析甘地

致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