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有涯願無盡》

《我生有涯願無盡》

《我生有涯願無盡》是梁漱溟先生自述文錄,大抵是由梁漱溟生前關於自身生平的文章輯錄而成。內有六輯,分別為:我的自傳,我的人生態度,我的主要經歷,懷念師友,思念親人及家書選錄,暮年有感。書名取自他送友人的一聯:“我生有涯願無盡,心期填海力移山”,這一聯頗能表現出梁漱溟一生的抱負。

基本資料

《我生有涯願無盡》

副標題:梁漱溟自述文錄
作者:梁漱溟
ISBN:7300059260
頁數:381
開本:大32開
封面形式:簡裝本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1
定價:26.8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儒學大師梁漱溟先生的自傳體文本。先生訴求真理,學問人生,歷經20世紀中國紛世百相,以《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銘諸後世。本書輯其《我的自學小史》、《我是怎樣一個人》、《三種人生態度》《我的努力與反省》等自傳名篇,略述先生學術追問心跡,記錄先生訴求國家民族統一之志。梁漱溟一生頗具傳奇。六歲啟蒙,但不懂穿褲;中學畢業,但執教北大;城市出生,但執著鄉村;一代大儒,但不忘向佛。梁漱溟整體上命運總算還是相當眷顧的。於事功,建國前曾任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秘書長,建國後曾任全國政協常委;於學問,梁漱溟著《印度哲學概論》、《鄉村建設理論》等,無愧於“中國最後一位儒家”的大名。一個入世的學者,一個和毛老同年出生,一個能當眾頂撞毛老,一個在“批林批孔”中堅決不批孔子,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的人,居然活到95歲高齡,比毛老活得還要長12年,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蹟吧。大約如梁漱溟自己所言的那樣:“一切有定數,但又非百分之百者,蓋在智慧高強的人其創造力強也。一般庸俗人大都陷入宿命論中矣。”梁漱溟先生當然屬於智慧高強者。

特色及評論

本書大抵是由梁淑溟先生生前關於資深生平的文章輯錄而成。先生自謂問題中人,且將其窮畢生之力孜孜探求的問題歸諸為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在本書中,先生細膩坦誠的筆觸之下,其批瀝此心艱難跋涉於探求社會、人生兩大問題之解決的征途上的躅躅身影清晰可見;而先生九十多年人生軌跡中自學之歷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嬗變以及一天下興亡為己任之社會實踐等等諸多方面也纖毫畢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從而為了解和研究中國最後的大儒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經歷、學術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豐富翔實資料。人之所以有學問,恰為他善於發現問題,任何微細不同的意見觀點,他都能覺察出來,認真追求,不忽略過去。問題是根苗,大學問像是一棵大樹,從根苗上發展長大起來;而環境見聞、生活實踐,則是它的滋養資料,久而久之自然蔚成一大系統

作者介紹

梁漱溟(1893-1988),中國現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民、瘦民、漱溟、後以漱溟行世。祖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1911年加入同盟會京津支部,並任《民國報》編輯記者。1916年任南北統一內閣司法總長秘書。1917年-1924年應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學印度哲學講席。1929年任河南村治學院教務長,並接辦北平《村治》月刊。1931年與梁仲華等人在鄒平創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任最高國防參議員、國民參政員。1939年為促進團結抗日,參與發起組織統一建國同志會,1941年該會改組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任中央常委兼同盟機關刊物《光明報》社長,1946年任該同盟秘書長。1950-1980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此後任全國政協常委及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中國孔子研究會顧問、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等職。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學概論》(1919)、《東西文化及其哲學》(1919)、《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1931)、《鄉村建設理論》(1936)、《中國文化要義》(1949)、《人心與人生》(1984)等。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