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遠去的家園2

我們遠去的家園2

《我們遠去的家園》2,是作曲家李志輝的一張新世紀音樂專輯作品。作為《我們遠去的家園》之後的精彩續集,絲毫沒有令聽眾失望,反而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專輯收錄十二首風格清新、曲調優美的樂曲。尤其是《紫禁花園》、《溪行桃花源》更是被樂友津津樂道,竟相傳送。

專輯介紹

感謝歷史的沉澱,歲月的饋贈,讓我們得以擁有這獨好的風景。
有江南溫婉動人的小橋流水,有塞上雄渾開闊的大漠風光。有涼風習習讓人醉心的版納之夜,更有那寓情於景讓人嚮往憧憬的蓬萊仙境……在看得見的風景的背後,流動著怎樣的底蘊和情思,或許因人而異。但我相信,在音樂的指引下和共鳴下,每一種體驗會更加純粹而直抵內心。
樂聲或歡快活潑、或神秘浪漫、或精緻優雅、或古樸凝重……這是 集韻堂 傾力打造的《Our Gone Home II 我們遠去的家園2》,秉承《Home That We Far Go To 我們遠去的家園》的精心製作,同時更具抒情風格,情融於景,景寓於情,引領你開始一段情景交融的心靈之旅。

曲目列表

《Recalling the Border-fortress 憶塞上
塞上風物,自是與別處迥異。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便是塞上景物最真實的寫照。塞上之美,在其意境開闊,恢宏壯麗。閉目靜思,似有狼煙沖天再起,千軍鐵騎呼嘯奔騰。厚重的沙塵之下不知埋藏了多少國讎家恨,愛恨情愁,才有了 “賀蘭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漚。道逢古老向我告,雲是昔時王與侯”的詩詞。
然而塞上更有旖旎風光,湖泊綠洲點綴其間,煙波浩渺,景物處處恰似江南,又更勝江南。如景舊已有之,要不哪裡來的那“賀蘭山下果園成,塞上江南舊有名”。更喜塞外質樸民風,豪放性情,灑脫,她是心中的樂土,妙處不足為外人道也。在悠然流淌的樂聲中,是無盡的嚮往和思念。《The Forbidden Garden 紫禁花園
她是氣勢雄渾的宮廷所在,她是深宮紅牆的無言興衰。她是一個夢,夢裡有刀光劍影硝煙四起,有英雄氣節兒女情長,有千迴百轉命運多劫,有喜怒哀樂冷暖人生……帝王的夢,臣子的夢,白頭宮女的夢,交集在一起,讓再寬闊的空間都顯得擁擠。
然而這個隔斷了市井的所在,依然鎖不住欣然的陽春。一年又一年,花謝花開,閱盡繁華,心平了,心靜了,在這處處花開、步步有景的花園裡,尋到了內心的快樂。
是伴隨著陽光的到來而感覺到溫暖,更是時光的流轉讓人學會了珍惜。
當夢醒魂斷,只留下每一處亭台樓榭每一棵花草樹木在陽光下靜看這浮世的輪迴。《Story of Border Town 邊城故事
如果說城市是有性格的,那么邊城,該是有著雙重的特性。
她位於國與國的邊界,雖有著固定的“國籍”,然而城市的上空里,吹著攜帶濃濃異域味道的風,陽光、空氣、水,還有青草的味道,都那么相似。她和另一個國度,交流著大自然的氣息,交流著食品、語言,甚至愛情。
唯有城市的血脈保持著純淨。維護著代代相傳的傳統。
於是邊城,多姿而不喧浮,豐富而又清香。
一如這舒緩又跳躍的樂聲,用一種平和的姿態,張揚著靈動的魂。《漁舟湘江晚唱
Night Chant in Fishing Boat beside Xiang River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古往今來人們的家居夢想中,山水是須臾不可或缺的靈氣之源。
有這樣一片獨好風景:“涔涔湘江樹,荒荒楚天路。穩系渡頭船,莫教流下去。”說的就是雨落瀟湘的夜景。而“山到衡陽盡,峰迴雁影稀。應憐歸路遠,不忍更南飛”則是古人詩意地認為,入秋南行的大雁到達衡陽就不忍再南飛了。此時秋風送爽,艷陽高照,曠野平沙,蘆葦叢叢,引得雁陣棲宿。好一幅秋雁戲沙圖。
晚來風涼,萬物沉眠,偶聞古鐘聲響,悠悠揚揚。但見紫氣繚繞,嵐煙襲人,雲蒸霞蔚。一峰獨立江邊。再行便到橘子洲頭,此地自古為長沙名勝,可東望長沙,西觀嶽麓。從橘子洲沿江北行不過70公里,便到湘陰。黃昏時分,但見遠山含黛,岸柳似煙,歸帆點點,美景再美,只有點綴了那陣陣漁歌,才成就了心中那份遺世的逍遙。《烏蘭巴托草原之夜
Night of uLan Bator Grassland
假如將烏蘭巴托城市中的老蘇聯建築全部拆除,那么,它將立刻回復到成吉思汗時代的模樣。也許,在這數百年的時間長河裡,烏蘭巴托始終就不曾真正改變過。
法國人格魯塞在《草原帝國》中描述過這樣的遷徙,“他們沒有城市,只是在遷徙中組成了帳幕群,那時裝在車上的氈帳圍成聚集的圈子或臨時的居住地,是未來城市的雛形。”
牧民的生活,永遠是一首流動的歌,在白天,你看到的是忙碌的生活;只有當夜幕降臨,當古老的風在黑暗中吹過草原,當馬頭琴在輕聲吟唱,當溫柔的塔娜話語開始纏綿,當目光深遠的長者,點燃手中的菸袋,開始娓娓敘說草原的過去……
——你才可以感覺到草原的脈搏,在怎樣生動地跳動。《赤壁夢驚弦
The Dream of Chibi Startles String
赤壁一戰,從此天下三分,三國時代來臨。
所以赤壁,成了一條歷史的分界線。
無數智士謀臣,勇猛戰將,宛如天際璀璨的群星,令後世之人無限思慕。試問天下兒郎,有幾個沒有金戈鐵馬,揮灑天地的夢想。常山趙子龍、武聖關公、人中呂布、臥龍風雛……他們的紛紛登場,將歷史幻化做了另外的模樣,他們崩雲裂岸,運籌帷幄,在天地間自由地馳騁,怎不叫人無限神往,這是一個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年代。蘇軾一首《赤壁懷古》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正所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暢想那一夜,赤壁之下,東風驟起,一時煙火沖天,望不到盡頭的滿江艦船,頓做灰飛煙滅。那一刻的壯烈無以復加。英雄豪傑在談笑風生中謀圖霸業,便如一場熱鬧非凡的宴席,主角們在亂世之中享受著他們酣暢淋漓的醉意人生,留給後世的只有無窮的遐想。《Grand Courtyard 深宅大院》
雄厚古樸的石牆,風格各異的亭台樓謝,原汁原味的雕樑畫棟,琳琅滿目的明清陳設。這是晉中深宅大院的素描。
當然是極盡考究與奢華。難怪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驚詫的讚嘆山西商戶的富裕,也難怪宋氏家族中的宋靄齡到山西一游後所發出的感慨“這是一種前所未聞的最奢侈的生活。”
一座大院的修建,大到宅基的選擇,房屋庭院的布局,小到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極盡巧思。有規模宏大的,甚至需要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一座完整的院落才告完成。在恢宏的氣派、巧妙的設計、精良的工藝背後,你讀到了什麼?有吉祥的寓意,有良苦的用心,更有那經過千錘百鍊的磨礪之後所享有的淡定平實。
所以音樂是厚重而平和的。只是,你是否聽的出庭院深深里的起起伏伏苦樂故事?《 版納竹樓夜涼風
Night Cool Breeze in the Bamboo Tower of Banna
古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如此說來,生活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應當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古老的傳說中,竹樓是由帕雅桑目底根據金鳳凰的模樣建造的。在傣族語裡,它的名字就是展翅欲飛的意思。
馮牧在《瀾滄江邊的蝴蝶會》中這樣描述傣族竹樓周邊的風情:“在這裡,人們用垂實纍纍的香蕉樹作籬笆,用清香馥郁的夜來香作圍牆。被果實壓彎了的柚子樹用枝葉敲打著竹樓的屋檐;密生在枝椏間的鳳梨蜜散發著醉人的濃香。”這短短几行文字,是不是足以令人遐想沉醉了呢?
來到版納,最令人心動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以及掩影在竹林中的一座座美麗別致的竹樓。雨潤竹樓夜聽風。雨夜投宿竹樓,坐在樓台上,看巨大的仙人掌從樓下直矗而上,結滿果實的芒果樹伸手可觸,細雨落在濃密的鳳尾竹上發出沙沙的聲響,只是既可遠觀亦可近賞的風景。
舒爽的涼風陣陣吹來,愜意直抵內心。《樓蘭古道艷陽天》
Old Path and Sunny Day in Loulan
提到絲綢之路,你會想起什麼?說起樓蘭古蹟,你是否有些遐想?
西出敦煌,再過玉門關、陽關,就進入了茫茫大漠戈壁。這條曾經把絲綢運到羅馬,又把佛教典籍傳到中原的文明交流之路,總會讓人不由感嘆。它是太多太多的汗水、鮮血甚至生命所鋪就。
那裡,曾經有一座叫樓蘭的城,和著延伸到城裡的那條路,被漫天的飛沙掩埋在歲月里。只有千年不變的風裡,似乎還存留著一絲曾經的繁華與喧囂。
無論是絲綢之路,還是樓蘭古城,對於歷史的長河,一切只是曇花一現。
可以在史籍中,去發掘一些情節。還可以,在這個忙裡偷閒的午後,籍著如泉流淌的樂聲,想像一回心中的樓蘭。或許你會突然間明白,有些東西,並不是一定要親自歷經,才會有千徊百轉的感嘆。《小橋、流水、人家》
Small bridge, flowing water and household
如果人間也有天堂,那一定是我夢裡的水鄉。
恬靜淡雅,碧水蕩漾,桃紅柳綠,清磚黛瓦,千百年間清新依舊。
細雨微風中行走於水鄉的小街小橋,最是愜意。潺潺流水象流動的畫,小橋人家象靜止的歌。“冰鑒一籢秋水影;漁歌兩岸夕陽村”,正是江南水鄉的獨特魅力。
或許還有一樣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心中的姑娘。有她才有處處旖旎風光。
在搖櫓聲中入眠,在斜風細雨中長大,在柳絮滿天的時節守候一春的喜悅。水鄉的生活讓人心神嚮往。
日日奔波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我們的心太需要那如水的溫柔。就讓樂聲給疲倦的心一絲浸潤,但願今夜有夢帶我一游夢中的水鄉。《Celestial Track of Peng Lai 蓬萊仙蹤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用來比喻蓬萊閣實在貼切。傳說中的蓬萊原在茫茫大海之中,與方丈、瀛洲並稱“海上三山”,是神仙出沒的地方。
這個神仙居住的處所,和凡世有什麼不同?讀過蘇東坡的《海市》:“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盪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我想,起碼是多了一份神秘之感吧!還有,那綿綿不盡的詩意:說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因日夜思念楊玉環而建在此建了與之相會的長生殿。原來帝王也是人,也有平凡人的思和情。那么這蓬萊,雖是仙境,亦有著人間煙火的味道。
神仙在哪裡,誰也不知道,讓我們隨著空靈的樂聲,想像一下心中的仙境。在那裡,應該有平凡的幸福吧!《溪行桃花源
Wandering Arcadia along Stream
有這樣一個地方:“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這是陶淵明描繪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有人考證:說其位於湖南省常德市境內,南倚巍巍武陵,北臨滔滔沅水,史稱“黔川咽喉,雲貴門戶”,是否真實,事實上並不重要。因為任何一個地方,都將因其不可避免的不足而難以佐證桃花源的完美,而任何一個地方,也會因為我們與內心的契合而成全了桃花源的意境。
所以,桃花源,她就是我們心的休憩之地。

作者簡介

音樂家李志輝音樂家李志輝
李志輝,NEW AGE作曲家、環保音樂家、地理音樂家、音樂治癒系大師、《帶你的耳朵去旅行》音樂會創始人。他是一位具有獨特氣質的音樂家,極富藝術天賦與創作才華,對音樂的熱忱執著與生俱來,欣賞過他的音樂,用過耳不忘來形容最為恰當。他的音樂中總是升騰著一絲仙氣,讓你感覺那飄逸脫俗。融入了民族絲竹的東方氣質與西方柔和溫暖的電子元素,渾然天成,絲絲入扣。完美的體現了中國古典音樂的風骨和現代音樂的動感。 
李志輝的音樂唯美,清新,像落入荷葉的一滴新露,婉轉,優雅,又不失活潑,靈動。鏇律繞樑三日,韻味十足。有著深刻的感染力,讓你不知不覺就融入到了他營造的或喜悅或感懷的心靈家園。聆聽之後能使你的心靈掙脫壓力與束縛,回歸到平和,安靜和喜悅。常常在想,是怎樣的脫俗的心靈,才能創作出如此動人的天籟之音? 
李志輝善用現代音樂的表達方式,挖掘中國五千年深厚文化。將儒釋道融會貫通,提煉精髓。他的音樂靈感,全部來自於古老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與人文情懷。猶如濃墨淡彩的水墨畫徐徐的展開,娓娓道來訴說著自己對大自然的崇敬和對中國文化的眷戀情愫。 
他還在中國首創了“地理音樂”概念,多年間遊歷於中國的大江南北,忘卻塵世浮華,一門深入靜心創作,潛心深入哲思,不斷啟發心靈內在的智慧。非常感謝中國多元文化賦予自己源源不斷創作靈感。希望自己能在音樂當中修行,他一直試圖用音樂為聽者找尋心靈的歸宿。 
李志輝的個人音樂專輯發行了22張之多,《我們遠去的家園》《我們遠去的家園2》《八吉祥》《吟唱山水間》《《帶你的耳朵去旅行音樂會DVD》《八吉祥》《和雅音》《江南》《帝宮》《補天》《秦川》《牧游》《女媧》《天邊的草原》《景泰藍》《紫禁花園》《塬》《青城之山》《戀愛之城》《夜舞精靈》《私房音樂集》等一大批高品質音樂發燒唱片,他是繼雅尼、喜多郎之後的新生代NEWAGE音樂家。 
他的專輯發行遍及全球,深受好評,銷量不俗,首首精品,不勝枚舉。其中更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曲目,如《紫禁花園》、《水墨丹青鳳凰城》、《溪行桃花源》、《青瓦白牆戀徽州》《平遙古韻》《絲路花雨鎖泉州》等。 個別單曲在新浪樂庫點擊量達百萬以上,網路搜尋專輯及曲目名稱,熱情的讚譽比比皆是。 《我們遠去的家園》獲2008全球新世紀音樂專輯年度十大最受歡迎亞洲專輯,《吟唱山水間》獲SEE2SAY2009最受歡迎亞洲新世紀音樂專輯,在海內外華人音樂愛好者中享有盛譽。 他的音樂專輯遠銷歐美、東南亞及港澳台地區。 使他成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中國新世紀音樂家,廣受追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