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國學經典教育活動實施綱要

2015年9月25日,成都市教育局以成教函〔2015〕74號印發《成都市國學經典教育活動實施綱要》。該《綱要》分指導思想;實施原則與目標;具體內容;實施與保障4部分。 成都市中國小、幼稚園國學經典教育推薦教材是:以包括《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國學經典及人文成都詩文典籍為主要內容的《成都市國學經典誦讀讀本》。

通知

成都市教育局關於印發《成都市國學經典教育活動實施綱要》的通知

成教函〔2015〕74號

各區(市)縣教育局,成都高新區、成都天府新區社會事業局,直屬(直管)學校(單位):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實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更好地開展全市的國學經典教育活動,市教育局對《成都市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實施綱要》(試行)(成教普一〔2009〕24號)進行了修訂,制定了《成都市國學經典教育活動實施綱要》,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區域實際,按照要求加以貫徹和落實。

一、各區(市)縣教育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中國小、幼稚園國學經典教育活動的總體實施。制定區域內具體實施方案,於11月底前交市教育局。同時加強本行政區域內各學校國學經典教育工作的考核和督導,每兩年督導一次。

二、各區(市)縣教培中心(進修校)要有專門部門和人員負責區域內國學教學研究等工作,將國學教研機構及相關人員名單於2015年10月20日前報市教育局普一處及市教科院國學研究室,以便建立全市的國學經典教育管理及教研網路。

三、各學校要根據區域實施方案,制定學校國學經典教育實施計畫。要將國學經典教育與學校現有課程體系進行有效統整和有機融合,確保國學經典教育進課程、進課堂。

四、成都市教育局將對各區(市)縣工作機構的建立和實施方案的制定進行專項檢查;對各學校實施計畫的制定和落實進行抽查。並在今後的工作中,把國學經典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納入每年對各區(市)縣的考核評估,對工作突出的區(市)縣、學校、教師及學生進行表彰。

聯繫方式:市教育局普一處 袁老師……… 信箱:…………

市教科院國學研究室:羅老師………… 信箱:…………

特此通知。

附屬檔案:成都市國學經典教育活動實施綱要

成都市教育局

2015年9月25日

實施綱要

成都市國學經典教育活動實施綱要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引導青少年學生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同時,加強國學經典教育,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

成都作為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全國文明城市,在全市中國小和幼稚園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已持續若干年,具有一定的國學教育基礎。國學經典教育,既是推進文化育德的基礎工程,也是精神家園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推進成都文明城市的深度建設、塑造城市精神、推動文化傳承創新、培養未來成都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為主線,以推進大中國小國學經典教育為重點,整體規劃、分層設計、有機銜接、系統推進,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發展,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實施原則與目標

2.1實施原則

2.1.1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2.1.2與時代精神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既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積極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2.1.3與學習借鑑國外優秀文化成果相結合。既要高度重視培育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世界眼光,博採眾長。

2.1.4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既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發揮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重要作用。

2.1.5堅持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既要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又要加強家庭、社會與學校之間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2.1.6堅持針對性與系統性相結合。既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區分層次,突出重點,又要加強各學段的有機銜接,逐步推進。

2.2實施目標

2.2.1通過國學教育,幫助學生接受人文精神薰陶,汲取民族智慧,培養愛國情感,樹立民族自信,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2.2結合德育大綱、《公民道德建設綱要》、中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充分汲取傳統和現代教育中的科學方法,科學、有序地實施國學經典教育,培養愛祖國、愛家鄉,既能立足傳統又能面向未來的現代成都人。

2.2.3通過國學經典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範、處事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心性修養;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營養,為和諧人生奠定基礎。

2.2.4培養學生的經典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豐富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經典教育要推動學生化“俗”為“雅”,逐步使學生形成較高的語文能力和文化素養。逐步使經典教育成為基礎教育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持續實施,使學生終生受益。

2.2.5通過國學經典教育,讓學生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體驗,了解成都的人文歷史、地理風貌、民俗風情等地域文化,積極關注家鄉的文化建設,為成都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三、具體內容

3.1第一學段(幼稚園)

3.1.1通過遊戲化、故事化的誦讀,了解道德修養與規範:孝父母、敬師長、愛朋友。

3.1.2誦讀《三字經》,選讀古詩、童謠等。

3.2第二學段(1 ~ 2年級)

3.2.1通過遊戲化、故事化的誦讀,習得道德修養與規範:習禮儀、重學習、勤勞動。

3.2.2選讀《弟子規》,可嘗試背誦。

3.2.3可選讀《千字文》等傳統蒙學讀物精華。

3.2.4選讀淺易古詩詞20首,可嘗試背誦。

3.2.5選讀神話傳說故事,了解孔子、孟子等聖賢人物幼年美德故事,參與健康的家庭傳統節日民俗活動。

3.2.6選學自己感興趣的琴棋書畫等藝術表現形式技能,參加班級文化體驗活動。

3.2.7蒐集自己感興趣的鄉土歌謠,諺語等。

3.3第三學段(3 ~ 4年級)

3.3.1通過多種形式的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習得道德修養與規範:守誠信、睦鄉鄰、親自然。

3.3.2全文誦讀《論語》,可嘗試背誦。

3.3.3可選讀《幼學瓊林》等傳統蒙學讀物精華。

3.3.4選讀淺易古詩詞、美文30首(片段),可嘗試背誦。

3.3.5遊覽附近的名勝古蹟,觀賞山川器物圖景,多種方式了解家鄉現代文明建設,為家鄉的過去和現在自豪。

3.3.6傾聽民間傳說;了解李白、杜甫、陸游等與本地有關的歷史名人故事;主動參與健康的家庭傳統節日民俗活動。

3.3.7選學自己感興趣的琴棋書畫等藝術表現形式技能,積極參加班級文化體驗活動。

3.3.8在教師指導下,和語文學習相結合,可畫畫或編輯手抄報等來展示蒐集的家鄉鄉土文化成果。

3.4第四學段(5 ~ 6年級)

3.4.1通過多種形式的國學經典教育活動,習得道德修養與規範:行節儉、強自信、講智慧。

3.4.2繼續全文誦讀《論語》,可嘗試背誦。

3.4.3選誦《孟子》、《大學》、《中庸》等經典章句50則(段),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較自覺地踐行。

3.4.4背誦古詩詞、美文30首(段),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比賽。

3.4.5了解劉備、諸葛亮、蘇軾等與本地有關的歷史名人故事;參與家庭、社區傳統民俗活動。

3.4.6選學自己感興趣的琴棋書畫等藝術表現形式技能,積極參加班級文化實踐體驗活動。

3.5第五學段(7 ~ 9年級)

3.5.1通過多種形式的國學經典教育,習得道德修養與規範:惜生命、貴寬容、別善惡。

3.5.2全文誦讀《論語》,嘗試背誦;選讀《孟子》《中庸》等經典30篇(章),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自覺地踐行。

3.5.3在日常生活學習中,自覺選讀40首(篇)古詩詞,美文,並能引用。

3.5.4全文學習《聲律啟蒙》,春節時自主撰寫春聯。

3.5.5了解司馬相如、揚雄、楊慎、巴金、郭沫若等與本地有關的古今名人故事和典故;能主動參與社區傳統民俗活動。

3.5.6選學自己感興趣的琴棋書畫等藝術表現形式技能,積極參加班級、學校的文化實踐體驗活動。

3.5.7遊覽成都名勝古蹟,觀賞山川器物圖景,關心家鄉現代文化建設與發展,參與家鄉的對外宣傳活動。

3.6第六學段(10 ~ 11年級)

3.6.1通過多種形式的國學經典教育活動,習得道德修養與規範:知羞恥、慎獨行、圖自強、全大義。

3.6.2熟讀《中庸》、《論語》;選讀《詩經》、《史記》、《顏氏家訓》等經典30篇(章),自覺將傳統文化理念與當今核心價值理念進行比較,納入自己個人的文化視野;自覺選讀40首(篇)古詩詞、美文,並能引用藉以表達自己的情感。

3.6.3通讀《老子》、《世說新語》、《增廣賢文》,能批判性地吸收其中有益的部分,能結合當代價值觀,對其中的部分內容提出自己的評價。

3.6.4多種方式了解和展示家鄉人文歷史,自然風貌;主動參與或主持傳統節日的民俗活動。

3.6.5選學自己感興趣的琴棋書畫等藝術表現形式技能,積極參加班級、學校和社區的文化實踐體驗活動。

3.5.6關注家鄉現代文明建設與發展,主動參與家鄉的對外宣傳活動,謳歌家鄉現代文明發展成果。

四、實施與保障

4.1加強組織領導。

成都市教育局負責全市中國小、幼稚園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總體實施。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成立成都市國學教研室,負責國學教學研究等工作,對全市國學經典教育進行研究、指導、總結、管理,定期組織各種教學交流和教學研討活動。

各區(市)縣相關單位,應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從行政管理和業務指導兩個層面,組織協調好國學經典教育的實施。

4.2各區(市)縣教育局是落實《綱要》的責任主體。

4.2.1各區(市)縣教育局應會同教研室(教培中心、進修校)研究、制定《綱要》在本區域的具體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4.2.2各區(市)縣教育局、教研室(教培中心、進修校)應制定本區域國學經典教育的考核、督導方案,並定期展開考核與督導。

4.3各學校負責國學經典教育活動在本校的落實。

4.3.1全市幼稚園、國小、國中和高中(含職高),均應切實保障國學經典教育的開展,實現滿覆蓋。

4.3.2各學校要按照日常教學管理要求,安排教師承擔國學經典教學任務。要把國學經典教育納入課程規劃。要制定教學計畫,安排課時,加強教學的規範性。

4.4擔任國學經典教育的教師,負責國學經典教育課程與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擔任國學經典教育的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的職責與要求類同。國學課程教師還應根據《綱要》與本校實際,設計系統國學課程,並組織有效地實施。

4.5落實師資隊伍建設。

4.5.1師資配置:有條件的學校,應安排專職的國學教師。師資條件不足的學校,應由語文教師(或其他愛好國學、有一定國學基礎的教師)承擔國學經典教育課程。注意整合班主任(團隊輔導員)、藝術科教師及社會國學教學師資的力量,組建切合本單位實際的適合國學教學的師資隊伍。

4.5. 2師資培訓:建立三級教師培訓(市、縣、校)機制,採用集中培訓和常態化培訓相結合的培訓形式。市級培訓負責培訓者培訓。縣級和校級培訓,分別負責縣級骨幹和學校國學教師全員培訓。

國學教師培訓,按《成都市教師繼續教育學時登記管理辦法》納入學時登記管理。

4.5.3教研活動:市、縣、校要定期開展國學經典教育交流展示和教學研討活動,以逐步提高國學經典教學水平。

4.6工作績效考核。

各中國小(幼稚園)應充分考慮國學經典教育教師的工作量,其工作考核要與教師晉職晉級、崗位聘用、評先評優、績效工資等直接掛鈎。

4.7課時安排。

4.7.1落實國學經典教育進課堂,每周不少於一課時。

4.7.2學生集體學習(誦讀)經典的時間每周不得少於60分鐘。

此外,可根據情況利用每天的朝會(或午會)時間共讀經典,也可在校內選修課、活動課中安排國學經典教育內容。

4.8推進國學示範校建設。

通過評估,有步驟地建設一批國學教育示範學校,作為與國學教育相關的各種教研活動、師資培訓的基地,引領我市的國學教育。

4.9表彰與評價。

4.9.1市教育局將組織相關人員對國學經典教育活動開展過程進行必要的監督和指導,及時表彰表現突出的學校、教師和學生,促進國學經典教育活動紮實深入開展。

4.9.2成都市各年級統一考試(尤其是語文學科),增加和滲透國學經典學習的內容。

4.9.3把國學經典教育作為評價指標,納入對各類學校的考核、評比。

附屬檔案

教材與書目建議

按照經典文本推薦與自選相結合的原則,確定國學經典誦讀教育的內容。

成都市中國小、幼稚園國學經典教育推薦教材是:以包括《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國學經典及人文成都詩文典籍為主要內容的《成都市國學經典誦讀讀本》。

為了使國學教育更具實效性、更能適應各校實際,下面列出一般性書目建議,供各校靈活選用。希望有條件的學校在圖書室設定專門收藏國學經典的圖書專欄。

共同書目部分

(包括所有學段。根據不同學段,可作選擇)

《大學》

《論語》

《中庸》

《詩經》

共同篇目部分

(初、高中所有學段。根據不同學段,可作選擇)

《禮記·禮運》

《荀子·勸學篇》

《朱子家訓》,朱柏廬

《前後出師表》,諸葛亮

《國殤》,屈原

《誡子書》,諸葛亮

《阿房宮賦》,杜牧

《岳陽樓記》,范仲淹

《西銘》,張載

《正氣歌》,文天祥

《少年中國說》,梁啓超

義務教育學段書目

《三字經》

《弟子規》

《幼學瓊林》

《聲律啟蒙》

《千字文》

《唐詩三百首》

《宋詞選》

《菜根譚》

高中學段書目

《孟子》

《老子》

《荀子》

《史記》

《世說新語》

《顏氏家訓》

《近思錄》

《傳習錄》

《宋詩選注》

《古文觀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