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故事

成語的故事

背水一戰017 南柯一夢106 弄巧成拙107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時間:2010-05-01 版次:1 頁數:201
ISBN:978780696805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賈濃鈾
字數:290.00千字 印刷時間:2010-05-01 開本:16開
印次:1 裝幀:平裝

編輯推薦

《成語的故事》是百科大講堂系列叢書之一,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圖文並茂,妙趣橫生。是為新世紀讀者量身打造的一套百科全書。
成語,最精煉的文字中深藏著我們祖先的智慧和精神。短短數字間,就藏著—個或是歷史,或是寓言、更甚至哲學的故事

內容簡介

《成語的故事》能成為廣大讀者理想的語言工具書,並能成為讀者學習中華文化的良師益友,為促進漢語的發

成語的故事成語的故事
展,起到應有的作用。成語主要是來源於古代的典籍以及民間的口語,是我們中華民族語言寶庫中經過長期錘鍊而形成的精練、形象而又富於表現力的固定詞組或短語。中華五千年文明光輝燦爛,漢語三千年歷史博大精深,中華成語璀璨奪目,蔚為壯觀。
正確地運用成語,可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但如果運用不當,會貽笑大方。因此,我們必須正確學習成語,充分了解中華成語的原意、引申成語記錄的歷代王朝興替、自古英雄成敗以及可歌可泣、可悲可嘆的歷史事件,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仍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
在語言表達中恰當合理地運用成語,不僅可以使語句精練,條理清晰,形象生動,迅速提高語言能力,而且還能豐富、充實、增長歷史知識,也不失為秉承中華智慧的一種巧妙而簡捷的方式。

書摘

百步穿楊
文意解讀
在一百步遠以外射中楊柳的葉子。比喻箭法或槍法十分高超,並引申為本領高強。
典故溯源
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特別注釋
楊:楊柳的葉子。
經典故事
戰國時代,戰亂紛紛,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這卻也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秦國大將白起就是其中一位。
有一年,白起帶兵去攻打魏國。當時魏國有個名叫蘇厲的謀士,得知白起要攻打魏國後,非常著急。他知道,靠魏國的實力,根本不是秦國的對手。蘇厲絞盡腦汁想出了—個好辦法:要想保住魏國,不能硬來,只能採取一定的措施讓白起退兵。
有一天,蘇厲很早出發去朝見周朝的國君,對他說:“如果魏國被秦軍占領,您的處境就危險了。”
蘇厲為什麼這么說呢?原來,在戰國時期,由於諸侯爭霸,周朝的中央權力已經名存實亡了。周朝的國君名義上是天子,實際上對各諸侯國已沒有管轄權。魏國如被秦國攻下,秦國的勢力將更強大,對周天子的威脅就更大。
周天子一聽,忙問蘇厲怎么辦。於是蘇厲把自己想好的計策告訴了周天子。周天子聽後覺得可行,於是派—個人前去勸白起停止進攻。
周天子的使者到了白起的營中,按照蘇厲的吩咐對白起說:“白將軍,你能聽我講故事嗎?”
白起一聽,哈哈大笑:“你不是來勸戰的嗎?怎么講起故事了?”
使者說:“將軍,您先聽我講完故事好嗎?”
白起說:“既然來了,就請講吧。”
於是使者講了下面這個故事:
楚國有個著名的射箭手,名叫養由基。此人年輕時就勇力過人,練就了一手好箭法。當時有一個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長射箭。兩人的箭術都很高。互相看不起對方。都說自己的箭術是最準的。
一天,兩人來到一塊場地上比試射箭,許多人都圍著觀看。箭靶設在五十步外,潘虎拉開強弓,一連三箭都正中紅心,博得圍觀的人一片喝彩。潘虎揚揚得意地向養由基拱拱手說:“請多多指教。”
養由基微微一笑,說:“射五十步外的紅心,距離太近,目標太大了,還是射百步外的柳葉吧!”
說罷,他指著百步外的一棵柳樹,叫人在樹上選一片葉子,塗紅作為射擊目標。接著,他拉開弓,只聽“嗖”的一聲,箭正好直穿這片柳葉的中心。在場的所有人都為養由基高超的箭術驚呆了。
潘虎心想,這怎么可能呢?世上根本沒有這么高明的箭術。於是,他便走到那棵柳樹下。選擇了三片柳葉,在上面用顏色記上編號,請養由基按編號次序重新射擊。他想:這次看你怎么射?上次只是你的運氣好罷了!
養由基走向前,看清編號,然後退到百步之外,拉開弓,“嗖、嗖、嗖”三箭,正中三片編上號的柳葉。潘虎看到此狀,大聲驚呼:“真是好箭法啊!”全場又是一片喝彩聲。
可是,有個人卻冷冷地說:“嗯,有了百步穿楊的本領,可以教你射箭了!”養由基一聽,此人口氣好大,於是轉過身去問道:“你準備怎樣教我射箭?”那人平靜地說:“我並不是來教你怎樣彎弓射箭。而是來提醒你該怎樣維護射箭的名聲。”養由基問:“那你說該怎么維護呢?”那人說:“你是否想過,一旦你力氣用盡,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發百中的名聲就會受到影響。一個真正懂得射箭的人,應當注意維護名聲!”養由基聽了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連連向他道謝。
白起聽完這個故事,問使者:“你講這個故事的用意是什麼?”使者說:“白將軍可是百戰百勝的人啊,難道你不想維護自己的好名聲嗎?而要維護自己的這個好名聲,就不應該輕易出戰,萬一一戰敗了,名聲不是被毀了嗎?”
白起聽後,覺得使者的話很有道理,便藉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國的進攻。
這個故事還引申出另一條成語“百發百中”。
……

目錄

愛屋及烏001
安步當車003
安如泰山005
暗度陳倉007
百步穿楊009
班門弄斧011
半途而廢013
抱薪救火014
杯弓蛇影015
背水一戰017
畢恭畢敬019
博聞強識021
不得要領023
不寒而慄025
不合時宜026
不堪回首027
不可同日而語029
草菅人命031
草木皆兵033
車水馬龍035
重蹈覆轍036
躊躇滿志038
出人頭地040
唇亡齒寒042
大材小用044
大公無私046
大義滅親047
東山再起048
對症下藥050
反唇相譏052
分道揚鑣054
奉公守法055
負荊請罪057
覆水難收059
肝腦塗地060
剛愎自用062
高山流水064
各得其所065
狗尾續貂066
孤注—擲067
刮日相待069
瓜田李下071
過河拆橋072
汗流浹背074
鴻鵠之志075
後來居上077
狐假虎威079
畫餅充飢080
雞鳴狗盜081
家徒四壁083
狡兔三窟085
精衛填海087
開卷有益089
刻舟求劍090
口蜜腹劍091
老驥伏櫪093
老生常談095
樂不思蜀096
樂此不疲097
力透紙背099
兩袖清風101
洛陽紙貴103
毛遂自薦104
門庭若市105
南柯一夢106
弄巧成拙107
破釜沉舟108
破鏡重圓110
奇貨可居112
起死回生113
氣壯山河114
傾城傾國116
請君入甕118
罄竹難書120
人傑地靈122
忍辱負重123
三顧茅廬125
三令五申127
傷風敗俗129
司馬昭之心131
四面楚歌133
桃李滿天下135
鐵杵磨成針137
投筆從戎139
退避三舍141
完璧歸趙143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145
萬死不辭147
亡羊補牢149
聞雞起舞150
望塵莫及151
危如累卵153
韋編三絕155
臥薪嘗膽157
下筆成章159
先發制人160
項莊舞劍161
小時了了163
揚揚得意165
—揮而就167
一見鍾情169
一箭雙鵰171
一鳴驚人173
一諾千金175
一絲不苟177
一問三不知178
一葉障日179
—意孤行180
一字千金181
以卵擊石183
因勢利導184
有志者事竟成186
約法三章187
運籌帷幄189
朝不保夕191
紙上談兵193
指鹿為馬195
重於泰山197
自慚形穢199
左右開弓200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