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建國

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在蒙古草原各部落相互征伐之時,蒙古乞顏部貴族鐵木真勢力迅速發展起來。他先後征服了札答蘭、塔塔兒、翁吉剌、克烈、乃蠻等許多部族,統一了蒙古草原。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召開忽里台(大聚會),即大汗位,號成吉思汗(成吉思意為大海,引伸為偉大的意思),建立大蒙古國。編屬民為九十五千戶(軍政合一組織),將怯薛(禁衛軍)擴充至萬人,設定札魯花赤(斷事官)負責國家民刑訴訟。成吉思汗將一部分屬民分封其子和兄弟等宗王,受封宗王封地和屬民可以世襲。蒙古原無文字,滅乃蠻後,成吉思汗命塔塔統阿借用畏兀兒文字母拼寫蒙古語,成為全國通行的文字。成吉思汗建國對中國及歐、亞許多國家和民族的歷史,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