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丹

語出:《太平廣記》卷三引《漢武帝內傳》:“後三年,吾必欲賜以成丹半劑,石象散一具。”

簡介

(?—25)新莽末年綠林起義軍將領。

天鳳四年(公元17 年),從王匡、王鳳在綠林山(在今湖北當陽東北)起義。地皇三年(22年)隨王常和張卬共率部分起義軍西入南郡(治今湖北江陵),稱“下江兵”。不久,王莽派納言將軍嚴尤和秩宗將軍陳茂率軍打敗下江兵。下江兵首領成丹、王常、張昂等,收集逃散的士兵,退入蔞溪(湖北隨州北),在鐘山和龍山之間展開活動,人數增多,聲勢又振。隨後與荊州牧在上唐會戰,大破州府官軍。(蔞溪、鐘山和龍山,都在今湖北隨州市境內)。

地皇三年年底,兵敗小長安的劉縯親來宜秋聚,與下江兵首領商談聯合之事。成丹與張卬知劉縯舂陵兵弱,己兵強,反對聯合,說:“大丈夫當自立,不可受制於人!”王常勸道:“我等舉大事,必要順應民心,而今天下,心向劉氏,劉縯舉兵,必能成事。”成丹與張卬一向佩服王常的謀略,於是隨王常與劉縯的舂陵兵聯合,於地皇四年(23年)正月初,在沘水以西擊敗新軍甄阜、梁丘賜部,斬殺二將。

王莽政權被推翻後,劉玄封他為水衡大將軍,襄邑王。更始三年(25年)四月,劉秀派鄧禹進兵河東郡郡治安邑,圍困數月。六月,劉玄先遣樊參增援安邑,樊參兵敗被殺,又令比陽王王匡、襄邑王成丹和抗威將軍劉均等部十多萬大軍東渡黃河,增援安邑。三日後,成丹等軍也被打得大敗,逃回長安。

此時,赤眉軍又開始向西進攻。劉玄令成丹與王匡、陳牧和趙萌在新豐聯軍防守,組成第一道防線。

不久,因為張卬、廖湛、胡殷的“三王之亂”,劉玄被迫逃出長安,至新豐,投趙萌。劉玄懷疑成丹與陳牧、王匡都是一夥,誘殺了成丹和陳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