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公振故居

戈公振故居

戈公振故居位於江蘇東台市城內蘭香巷9號,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居,磚木結構,3進12間,“壽”字圖案花牆,六面壁板,格扇門窗,占地面積247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90平方米。由周巍峙題匾的“戈公振紀念館”即設立在故居內。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戈公振戈公振

戈公振是我國三十年代著名的新聞記者、中國新聞史研究的開拓者和我國早期的新聞教育家,名紹發,字春霆,清光緒十六年(1890)生於東台台城一“世代書香”之家,幼年聰慧,好學上進,1912年在《東台日報》擔任編輯工作,1913年冬,進入上海有正書局圖畫部當學徒。第二年被調到《時報》編輯部工作,初任校對、助編,後升任編輯直至總編,在《時報》前後工作十五年。1920年他首創了《圖畫時報》,揭開中國畫報史上嶄新一頁。從1925年起,他先後在上海國民大學、南方大學、大夏大學、復旦大學的報學系或新聞學系,講授新聞學和中國報學史,為我國培養了一批新聞人才。1930年,他創辦了《申報星期畫刊》,並擔任主編。

簡介

戈公振故居戈公振故居
戈公振故居原座落於東台城蘭香巷9-ll號。東台舊城四期改造,故居原址不動,現位於鼓樓路商業步行街北,規劃中的文化廣場西側。東台市博物館設在故居內。戈公振故居為民國建築,磚木結構3進12間,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有展廳3個,面積168平方米。陳列主要有:戈公振生平業績展覽,東台歷史文物展,東台市六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模型展覽等,藏有文物26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9件。戈公振故居於1990年經鹽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為鹽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又被列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戈公振故居歷經多次修葺,恢復了當年的歷史風貌。從1987年開始,常年對外開放。故居天井右側立著兩米多高的戈公振半身漢白玉塑像,底座為黑色大理石,上書“戈公振(1890-1935)”楷書。《戈公振生平業績展》,以五個部分詳細介紹了戈公振先生光輝的一生。還展出了1935年前戈公振學習、出國考察以及參加各種國際活動等歷史照片150餘張。還有戈公振與孫中山、蔡元培、黃炎培、胡適、鄭振鐸等人的往來書信和他辦報刊留下的衣物、印章、考察證件等遺物11件,以及戈公振編譯的《新聞學撮要》、撰寫的《中國報學史》等書籍。

內景

故居內,由吳志超雕塑的戈公振漢白玉半身像在館廳正中,陳列有《戈公振生平業績展覽》,詳細介紹了戈氏光輝的一生。展出了戈公振學習、寫作、出國考察以及參加各種國際會議的歷史照片120餘張,還有戈公振與孫中山、蔡元培、黃炎培、胡適、鄭振鐸等人的往來書信和他辦報時留下的遺物,以及戈公振撰寫《中國報學史》的手稿等。

意義

為紀念戈公振先生,江蘇省新聞學會設立了“戈公振新聞獎”,為我省新聞界最高獎。還拍制了《戈公振》電視劇,公映後受到社會的好評並獲獎。戈公振故居已列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鹽城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常年對外開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