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料

懸料

高爐煉鐵過程中,爐料停止下降超過一定時間(如一些廠規定為下降1~2批料的時間)是為懸料。它是爐況失常的一種表現。

詞語

xuán liào
(懸料)
憑空臆測。 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三:“坐客云:‘經中所言,皆譬喻也,豈有雨寳珠等事乎?’仆曰不然,雨金、雨血、雨土,皆班班載於前史,何況六合外事,其有無不可懸料也。”

概念

高爐煉鐵過程中,爐料停止下降超過一定時間(如一些廠規定為下降1~2批料的時間)是為懸料。它是爐況失常的一種表現。

簡介

坐料是處理懸料使爐況恢復正常的一種重要的高爐操作。懸料的徵兆懸料可發生在高爐的上部或下部。懸料發生時爐況表現為:爐料下降極慢或停滯;風壓突然升高或冒尖,上部懸料風壓上升較少但上部壓差升高,下部懸料風壓上升較多同時下部壓差升高;風量減少或突然銳減;透氣性指數明顯下降;爐頂壓力由於煤氣量減少而下降;爐頂溫度開始時由於下料慢而上升同時曲線變窄,在連續懸料後煤氣量劇減,爐頂溫度下降;上部懸料在風量減少不多時風口前焦炭仍然活躍,下部懸料因風量減少較多則不活躍,嚴重時幾乎不動。

產生原因和處理方法

懸料的原因與處理管道行程、爐況難行和崩料等嚴重時都能導致懸料,它是爐料透氣性與煤氣量極不適應的後果。上部懸料主要由於固體爐料的卡塞,下部懸料則往往由於熱制度失常而引起。原、燃料質量變壞及粉末增加往往成為主要的因素。懸料一發生即須儘快處理以使損失最小。首先要迅速減風,降低風壓,使壓差低於正常水平,將高壓操作改常壓;停止高爐噴吹燃料相應減輕焦炭負荷;爐溫充足時多減風溫(如減50~100℃或更多),這些措施的目的在於爭取不採用坐料而爐料自動向下運動,對於上部懸料比較有效。以上措施無效時立即在打開渣口或出鐵後放風坐料,迴風後的風量及壓差應低於正常水平。如需要再次坐料,兩次間須隔一定時間,否則爐料不易坐下,而且料柱愈壓愈緊,恢復更難。如坐料2~3次以上包括放風至零仍然無效,則採取休風坐料。堵部分風口,送風后先裝若干批淨焦,按較正常為低的壓差操作,採取適當發展邊沿的裝料制度並相應減輕負荷。趕料不可過急以防再次懸料。對爐涼頑固性懸料,為改善料柱透氣性及制止爐涼,應大量減輕焦炭負荷或集中加焦。如懸料特別頑固,甚至休風坐料也無效,可強行加風,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多燒掉焦炭為坐料創造條件,但此時風壓以不高於正常風壓為宜。
坐料快速放風,使風壓降至指定的水平直至為零的高爐爐前操作。料柱由於突然失去煤氣向上的浮力而靠自重崩落。坐料時應特別注意設備與人身的安全。坐料前應與有關部門聯繫(如鼓風機、燃氣管理部門、熱風爐、廠調度室等)並經過認可;坐料前爐頂和除塵器通蒸汽;高壓轉常壓;停止噴吹;確認爐頂余壓發電機組已停止運轉;裝滿料線並提料尺;全閉冷風調節閥和冷風大閘;坐料時除塵器禁止清灰;坐料要在打開渣口後或出鐵後進行,並需觀察風口有無灌渣,防止直吹管燒穿:此時不允許上爐頂工作;不允許用熱風閥倒流休風坐料;料未徹底坐下以前禁止更換風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