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堡

懷遠堡

懷遠堡,明長城榆林鎮關堡,位於陝西省橫山縣境內,《榆林府志》有記載。

基本信息

簡介

(圖)今日懷遠今日懷遠

懷遠堡為延綏鎮中路所轄十營堡之一,駐兵424名,馬521匹,都司一員。轄邊四十三里零三十七步,墩台二十七座。堡城砌築的磚石已拆為民用,其夯土北城牆保存稍好,其餘三面均成斷續的殘存狀。城南門已毀。東門磚券洞被農民改為窯洞居住。北門尚存,現為農民蓋雜草的庫房。堡內原有鼓樓已毀,僅存樓台。

橫山縣東北接榆林縣,西南接靖邊縣,北為內蒙古自治區。橫山縣為黃土高原北部,縣境黃土深厚,經雨水切割,形成典型的塬、梁、峁、溝壑等多種特徵的黃土地形。橫山縣長城段毀壞嚴重,特別是由邊牆壕村,過蘆河、城牆上粱至四樓界,夯土多已塌成一條高高隆起的土脊。

陝西省志·行政建置志》記 :“清雍正三年設立懷遠縣,民國二年改名橫山縣 ,195 8年 12月撤銷縣制 ,轄地併入榆林縣。 196 1年 9月復設橫山縣。橫山縣縣城東南的才興梁村舊為懷遠堡。

歷史

(圖)懷遠堡懷遠堡

懷遠堡 據《榆林府志》載:懷遠堡“天順中置,周二里十七步,東、南、北門三,樓鋪一十二座。隆慶六年加高,萬曆六年包磚。邊垣長四十三里零三十七步,墩台二十七座”。

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將響水、波羅懷遠威武清平五堡改為縣,縣治懷遠堡,因此名曰懷遠縣,懷遠者,懷柔邊遠之意也。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因懷遠縣與廣西安徽的懷遠縣同名,中央政府明令改換縣名,依據縣境清平堡大墩梁為橫山山脈的主峰,其山脈大多東西走向,改名橫山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