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安縣九曲黃河燈

九曲黃河燈是古老黃河文化的一部分,它最早起源於山西省北部的河曲縣。 後來,這一做法流傳演繹過來,就變成了“九曲黃河燈”陣。 胡家屯的九曲黃河燈,是在明永樂年間,由洪洞縣移民帶過來的。

胡家屯地處洪塘河畔,廟山腳下,位於東西驛道和南北商道的交匯點上,形成了多元化文化的格局。
九曲黃河燈是古老黃河文化的一部分,它最早起源於山西省北部的河曲縣。據史書記載: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都要在黃河上放蕩365盞麻紙紮成的河燈,由德高望重的老船工主持儀式,大家十分莊重地把船劃到黃河中央,把河燈一盞一盞地放到水面上,形成“水映河燈燈映水”的壯麗景觀。後來,這一做法流傳演繹過來,就變成了“九曲黃河燈”陣。胡家屯的九曲黃河燈,是在明永樂年間,由洪洞縣移民帶過來的。人們採取這種形式,祭奠河神或水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每逢正月十六晚上,新媳婦或懷孕婦女爭相搶奪燈碗,想生男孩奪紅燈,想生女孩奪綠燈,並小心翼翼地抱回家,加油一直點到天亮,就能如願以償。此民俗活動就這樣一直流傳下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