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詩

科舉考試所採用的詩體。也稱試帖詩。唐代科舉以進士科為貴。但進士科加試帖經與雜文,自唐高宗調露二年(680)始行,於武后朝常試以詩賦題目。所試一般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有的題目上冠以“賦得”二字。

正文

現存較早的有蘇頲《御箭連中雙兔》張子容《璧池望秋月》、《長安早春》等。應試排律,對於唐代文人鍛鍊掌握作詩技巧起一定作用,但由於題材、格律的限制,這類作品一般思想、藝術價值不高。比較著名的有錢起《湘靈鼓瑟》、焦郁(一作周成)《白雲向空盡》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