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計負債

應計費用亦稱應付費用、應計負債(accrued liability)。是已經發生但尚未支付的費用。如:已欠但尚未支付的工資、稅金、利息和股利。

應計費用

(accrued expense)

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基本目的,在於使收入與費用相互配比,以正確計算各項損益。因此,期末若有用歸本期負擔的費用,由於尚未支付而未予入賬,就應調整分錄,借記各種費用,貸記“應計費用”科目。前者使該項費用得以列示在損益表上,以正確計算損益;後者使尚未償付的負債得以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上,從而避免漏記負債。常見的應計費用有應計利息、應付工薪、應付水電費、應付稅款等。各種應付費用,可單獨設定科目,也可合併設定一個“應付費用”科目,但應付所得稅通常單獨設立一個科目。

基本特徵

費用已發生或已增長,但尚未支付;

有一個必須支付的確定日期;

隨公司的經營水平而漲跌;

融資無利息。

影響因素

應計費用發生額大小;

應計費用支付的時間間隔

企業生產和銷售規模越大,應計費用發生額也就越大,可利用的自然形成的資金也就越多;應計費用從發生到支付的間隔時間越長,企業可利用的資金時間就越長。應計費用融資額的計算公式:

應計費用融資金額 =∑[應計費用日平均發生額× (應計費用支付間隔日數/2)]

局限性

應計費用的局限性是並非真正可自由支配的融資方式。

稅款的推遲繳納會受到懲罰;

工資的延遲支付會影響職工士氣與工作效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