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

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

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是由台灣應昌期先生獨資舉辦的一種圍棋比賽。由於冠亞軍獎金分別高達40萬美元和10萬美元,被圍棋界稱為世界棋壇的“奧運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2009年04月23日,第4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5番棋決賽第4局在台灣花蓮落子,95歲高齡吳清源大師來到花蓮圍棋協會講棋。2009年04月23日,第4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5番棋決賽第4局在台灣花蓮落子,95歲高齡吳清源大師來到花蓮圍棋協會講棋。

主辦:中國圍棋協會、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
規則:應氏計點制
用時:三小時三十分鐘,每逾時35分鐘罰兩點,最多罰三次
冠軍獎金:40萬美金
亞軍獎金:10萬美金

簡介

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是由台灣應昌期先生獨資舉辦的一種圍棋比賽。由於冠亞軍獎金分別高達40萬美元和10萬美元,被圍棋界稱為世界棋壇的“奧運會”。
1988年8月在北京創辦的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是當今世界棋壇水平最高、規格最高、獎金最高的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冠軍獎金高達40萬美元。應氏杯是世界上首個提出圍棋世界大賽概念的賽事,從應氏杯創辦以來,富士通杯、豐田杯、LG杯、三星杯等世界大賽盛行於世。但四年一屆的應氏杯,依然讓其擁有棋界的最高榮譽。比賽採用由應昌期先生髮明的應氏棋規。

創辦人

應昌期先生應昌期先生
應昌期(1916-1997),台灣金融界、實業界著名人士,應氏圍棋計點制創造人,被譽為“黑白世界的諾貝爾”……
1987年8月,應昌期先生宣布舉辦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至令,應氏杯已走過了十四個年頭。在應氏杯創辦之後,富士通杯、東洋證券杯、三星杯、LG杯、春蘭杯等世界職業圍棋大賽如雨後春筍先後出台,世界棋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圍棋泰斗吳清源九段說:“應昌期先生是創辦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的第一人。”的確,世界職業圍棋賽今天如此繁榮,離不開十四年前,應昌期先生率先倡議並斥巨資舉辦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
說起應氏杯,就不能不談台灣著名實業家應昌期先生與他發明的《應氏棋規》。應昌期先生從小愛下圍棋,一生嗜棋如命。1973年起,應昌期先生為了圍棋規則的統一,開始了對圍棋規則孜孜不倦的研究,並創立了一套獨特的《應氏棋規》。
1987年,日本圍棋記者勝本哲洲先生到台灣與應昌期先生探討《應氏棋規》時建議:宣傳《應氏棋規》最好的辦法,就是辦一個世界上獎金最高的職業圍棋比賽。
勝本先生舉辦世界大賽的構想,對應昌期先生啟發很大。應昌期先生稱勝本哲洲的構想,是一步“妙棋”。應昌期先生在勝本先生構想的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於1987年8月17日正式向新聞界鄭重宣布:首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將邀請世界最強的16位棋手參加,從中決出世界冠軍,冠軍獨得40萬美金的獎金。
應昌期先生還宣布,此項比賽將每四年固定舉辦一次,且皆在奧運年舉行。他還特彆強調:這樣的比賽由發明圍棋的中國人來舉辦,其意義非同尋常。

首屆應氏杯

2008年4月29日第六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在上海開幕2008年4月29日第六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在上海開幕
應昌期先生從決定舉辦應氏杯賽,到首屆應氏杯賽在北京開幕整整用了一年的時間。1988年8月20日,首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在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世界圍棋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應昌期先生當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一再強調:“中國聶衛平九段在中日擂台賽打敗日本棋手,中國棋手有能力與日本棋手相抗衡,有希望拿世界冠軍了,是我下決心辦應氏杯賽的一個重要原因。”
首屆應氏杯邀請的棋手是中國聶衛平馬曉春江鑄久、劉小光;中國台北林海峰、王立誠、王銘琬;日本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宮正樹、藤澤秀行、橋本昌二;韓國趙治勳、曹薰鉉以及澳大利亞棋手吳淞笙、美國棋手邁克雷蒙。
令應昌期先生高興的是,首屆應氏杯賽經過預賽、複賽兩輪比賽後,聶衛平、林海峰、藤澤秀行、曹薰鉉等四位棋手進入了四強。而公認的日本一流高手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宮正樹等均被淘汰出局了。
首屆應氏杯半決賽在韓國漢城舉行。聶衛平、曹薰鉉分別戰勝了藤澤秀行、林海峰,進入最後的決戰。
1989年4月中旬,五番棋冠軍爭奪戰率先在杭州開戰。聶衛平九段與曹薰鉉九段在杭州戰成1比1後,聶衛平在寧波進行的第三局比賽中,戰勝了曹薰鉉九段,從而以2比1的比分結束了第一階段決戰。當時,有媒體預測,如果決賽在寧波下完的話,聶衛平很有可能一鼓作氣地拿下冠軍,可惜的是最後四五局的比賽將移師新加坡。
應該說,聶衛平在2比1領先後,似乎有點輕敵了。相反,處於落後的曹薰鉉則更加發奮備戰。據透露,曹薰鉉回國後,韓國棋院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為曹薰鉉出謀劃策。此外,在新加坡決戰前,聶衛平“迷走”曼谷的一段意外小插曲,完全改變了首屆應氏杯奪冠的走勢,也改變世界圍棋中日韓三國爭霸的格局。
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

在新加坡決賽前,聶衛平為了調整狀態,放鬆情緒,他先到香港參加了一場橋牌賽,然後獨自一人再由香港飛新加坡。奇怪的是,聶衛平不知道他所搭乘的航班經停曼谷。因此飛機到了曼谷,聶衛平就稀里糊塗地提了行李,下了飛機。當他在海關知道只是到了曼谷時,才發現大勢不好。趕緊又提著行李跑回原來的飛機
聶衛平“虛驚一場”後,加上飛機上冷氣開了又很足,一熱一冷,到了新加坡他就發燒了。聶衛平就是這樣帶病上陣,被有備而來的曹薰鉉連扳二局,硬是將首屆應氏杯從聶衛平手中奪走。
曹薰鉉奪得了首屆應氏杯賽的世界冠軍,在韓國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一夜之間,在韓國曹薰鉉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韓國上下掀起了一股空前的“圍棋熱”。世界圍棋也進入中日韓三國鼎立的新格局。
首屆應氏杯在世界棋壇的巨大影響力,是賽前人們始料不及的。唯一令國人遺憾的是,應昌期先生賽前“希望中國人拿應氏杯”的願望沒能實現。

首屆應氏杯賽程

第一輪

聶衛平執黑不計點勝邁克·雷蒙
趙治勳執白1點勝吳淞笙
藤澤秀行執黑不計點勝馬曉春
加藤正夫執白不計點勝劉小光
曹薰鉉執黑不計點勝王銘琬
小林光一執黑3點勝王立城
林海峰執黑1點勝橋本昌二
江鑄久執黑7點勝武宮正樹

第二輪

聶衛平執黑不計點勝趙治勳
藤澤秀行執白13點勝加藤正夫
曹薰鉉執黑3點勝小林光一
林海峰執白不計點勝江鑄久

半決賽

聶衛平2-0勝藤澤秀行
曹薰鉉2-0勝林海峰

決賽

曹薰鉉3-2勝聶衛平

第二屆應氏杯

1991年,應昌期先生在籌劃第二屆應氏杯賽時,由於在參賽人選上與中國圍棋協會產生了分歧,從而導致了中國圍棋協會退出了第二屆應氏杯。
1992年7月,第二屆應氏杯賽在日本東京開幕。參賽棋手由第一屆的16名棋手增加到了24名。經過資格賽、預選賽、初賽後,趙治勳、徐奉洙、大竹英雄、芮乃偉進入了四強。在複賽中,徐奉洙、大竹英雄分別戰勝了趙治勳、芮乃偉,進入了最後的決戰。在決戰中,徐奉洙以3比2力克了大竹英雄,奪得了第二屆應氏杯。

第三、四屆應氏杯

第3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於1996年4月24日在上海舉行,比賽採用應昌期先生創造的“計點制圍棋規則”,比賽共邀請24名職業棋手,以個人及出生地地名的名義參賽。比賽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資格賽、預賽和初賽,這一階段均為單敗淘汰賽。參加資格賽的棋手為上屆第9名以後的棋手和新參加者,共16人,勝者與上屆前8名參加預賽,勝者進入初賽。第二階段為複賽(即半決賽),賽制為3局2勝制。第三階段為決賽,賽制為5局3勝制。
前3輪的比賽即資格賽、預賽、初賽於4月24日、26日、28日在上海舉行,馬曉春九段、劉小光九段、曹大元九段在資格賽中分別戰勝對手陳嘉銳八段、藤澤秀行九段和王銘琬九段進入預賽,俞斌、張文東負於李昌鎬、曹薰鉉。初賽中馬曉春九段不敵趙治勳九段,無緣複賽。複賽即半決賽對陣形勢為依田紀基對趙治勳、林海峰對劉昌赫,最後劉昌赫依田紀基闖入決賽。

決賽前兩局比賽10月4日、6日在西安舉行,依田執白首盤3點勝,第2局卻以3點之差被劉昌赫扳平。其後,11月4日、6日易地北京再戰,劉昌赫以兩個5點的優勢連勝兩局以總比分3比1結束了比賽,實現了韓國棋手在應氏杯比賽中獨霸三連冠。

昌鎬捧杯

由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第4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於2000年4月30日至2001年2月16日分別在上海、韓國江原道和成都舉行。應氏杯參賽綱要為:邀請24名職業棋手以個人身份並以出生地為單位參加,上屆前八名直接進入下屆預賽,比賽分為:資格賽、預賽、初賽、半決賽、決賽。本屆比賽中國棋手馬曉春、劉小光、曹大元、常昊為受邀選手,俞斌邵煒剛則是通過選拔賽產生的參賽者。
本屆比賽中國棋手發揮了水平,常昊九段(連勝江鑄久、武宮正樹、林海峰)和俞斌九段(連勝徐奉洙、趙治勳、大竹英雄)打入了半決賽。在半決賽中,常昊2比1戰勝王銘琬九段,最後與李昌鎬(半決賽2比0勝俞斌)決賽。
決賽前兩局2000年11月在“棋城”成都舉行,常昊0比2落後,後3局2001年2月移師上海舉行,儘管第3局常昊扳回一盤,但最終還是1比3負於李昌鎬。中國棋手連續四屆與應氏杯無緣,在國內引起很大反響。

世界圍棋七大杯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