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景戲

舊時,七月十五前後,京師各戲園子要唱“盂蘭盆會”應景戲《目連救母》。 全名為《目連救母勸善文》又稱《勸善記》,該劇共一百出。 清乾隆年間張昭參考鄭之珍《目連救母》傳奇,編撰宮廷大戲《勸善金科》,共二百四十齣,每天演二十四出,十天演完。

舊時,七月十五前後,京師各戲園子要唱“盂蘭盆會”應景戲《目連救母》。《目連救母》系明代戲曲作家鄭之珍所編。全名為《目連救母勸善文》又稱《勸善記》,該劇共一百出。劇情敘善人付相,生前廣結善緣,齋僧布道,賑濟孤貧,死後升天,受封為“天曹至靈至聖勸善大師”。其妻劉青提受人慫恿,違誓開葷,不敬神明,殺害生靈,觸怒上蒼,死後被鬼使摔入□都地獄,備受折磨。其子付羅卜,夙具孝心,甘冒艱險,到西天懇請佛祖超度,佛祖嘉其孝義,允許皈依沙門,改名大目犍連。目連為尋母去地獄,遍經十殿,百折不回,終於感動了神明,實現了母子重逢,同升天界的願望。
清乾隆年間張昭參考鄭之珍《目連救母》傳奇,編撰宮廷大戲《勸善金科》,共二百四十齣,每天演二十四出,十天演完。
曲藝梅花大鼓也有《目連救母》的段子,但是並無盂蘭盆會應節應景的曲藝專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