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援預案

應急救援預案

應急救援預案是指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①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後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②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③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④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⑤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⑥協調後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⑦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 ⑧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⑨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⑩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 2、搶險救援組的職能及職責 ①搶救現場傷員; ②搶救現場物資; ③組建現場消防隊; ④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3、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 ①對各施工現場及加工廠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 ②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 ③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 ④落實周邊協定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 ⑤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 ⑥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畫。

基本介紹

簡介

指根據預測危險源、危險目標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危險源的具體條件,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目前的應急救援預案需要按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安監管危化字43號)來編制。主要內容包括應急組成員、危險源來源、事故發生後的應急措施和應急演練。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經營、使用、運輸和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單位需要編制應急救援預案。

作用

⒈應急預案確定了應急救援的範圍和體系,使應急管理不在無據可依,無章可循,尤其是通過培訓和演練,可以使應急人員熟悉自己的任務,具備完成指定任務所需的相應能力,並檢驗預案和行動程式,評估應急人員的整體協調性;

⒉應急預案有利於做出及時的應急回響,控制和防止事故進一步惡化,應急行動對時間要求十分敏感,不允許有任何拖延,應急預案預先明確了應急各方職責和回響程式,在應急資源等方面進行先期準備,可以指導應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的開展,將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將到最低限度;

⒊應 急預案是各類突發事故的應急基礎,通過編制應急預案,可以對那些事先無法預料到的突發事故起到基本的應急指導作用,成為開展應急救援的“底線”,在此基礎上,可以針對特定事故類別編制專項應急預案,並有針對性的制定應急預案、進行專項應急預案準備和演習

⒋應急預案建立了與上級單位和部門應急救援體系的銜接,通過編制應急預案可以確保當發生超過本級應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時與有關應急機構的聯繫和協調

⒌應急預案有利於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發布、宣傳、演練、教育和培訓,有利於各方了解面臨的重大事故及其相應的應急措施,有利於促進各方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

流程概念

備案流程

備案流程圖:

定義概念

⒈應急預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⒉應急準備emergency preparedness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

⒊應急回響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發生後,有關組織或人員採取的應急行動。

⒋應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

在應急回響過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採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

⒌恢復recovery

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後,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採取的措施或行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