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壓木

應壓木

應力木是木材中的一種缺陷,在針葉樹材中產生於傾斜樹幹或枝椏的下側,即在受壓的一側,稱為應壓木。

應壓木應力木
在樹幹橫斷面上如果髓心偏向一側,且偏心部分的年輪特別寬,它在解剖構造和材性上與正常材都有顯著的差異,這部分木材稱之為應力木,應力木是木材中的一種缺陷。而在針葉樹材中產生於傾斜樹幹或枝椏的下側,即在受壓的一側,稱為應壓木(compression wood)。

一般外觀

在原木斷面上應壓木通常表現為:
①偏寬年輪,且晚材率出奇的高。
②其材色比正常材深,特別是松類。
③早材至晚材變化十分緩慢,早、晚材的比例與正常材的情況相反。
如:黃花松正常材的早、晚材急變,但是其應壓木的早、晚材變化並不明顯。
五葉松正常材的晚材帶不明顯而且窄,但是其應壓木的晚材帶比較明顯而且寬。
④除了南洋杉、貝殼杉兩屬木材外,其餘各科屬的應壓木都阻礙光線的透射。

檢驗方法

(假若你難以鑑定木材有無應壓現象的時候,)可以從木材上切下一片厚3~4mm的木片,放在強光下照射,可見應壓木部分比周圍正常材暗。

顯微構造和超微結構

應壓木的解剖構造與正常材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在橫切面上觀察,正常材的早材管胞是多角形,晚材管胞是矩形,而應壓木的管胞呈圓形,因而出現了細胞間隙,某些針葉樹材細胞間隙的局部或全部被木素和果膠質所填充。(在加工時木材表面變得比較粗糙)。
②應壓木的深色部分,其管胞壁的厚度比正常材的約大一倍。(乾縮濕脹比正常材大)
③應壓木的管胞長度約比正常材的短10%~40%。(纖維短不利於製漿和造紙,短纖維的原材料造出的紙強度低。)
④應壓木管胞的次生壁的微纖絲傾角大於正常材,因此應壓木的縱向收縮比正常材大,約為10倍左右。

化學組成

應壓木化學組成中的木質素含量平均增加9%,纖維素含量平均減少10%,半乳糖含量平均增加7.8%。由於應壓木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所以它對製漿和造紙不太適宜,而且影響其產品的收縮和機械性質。

物理力學性質

①應壓木的胞壁一般比較厚,胞壁物質比正常材多1/3左右。它與正常材的比重比例約為4:3。
②應壓木順紋理的收縮率膨脹率都比正常材大,個別情況可以大到10倍。由於順紋收縮率增大,從而橫紋收縮率減小,徑向和弦向的收縮率有時僅為正常材的一半。通常由於順紋收縮率增大,致使板材容易發生翹曲。在應壓木與正常材相鄰接處常常容易發生開裂。
③應壓木在纖維飽和點時的含水率低於正常材的含水率,因為應壓木每單位體積內含有的纖維素較少的緣故。

相關詞條

木質部應力木應拉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