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單純性鼻炎

慢性單純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發生在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症,臨床上分為慢性單純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單純性鼻炎是一種可逆性炎症。主要病理改變為鼻黏膜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黏膜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血管和腺體周圍有以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黏液腺功能活躍,分泌物增多。

基本信息

發病特點

慢性單純性鼻炎鼻中隔偏曲
1、有反覆急性鼻炎發作史。
2、鄰近器官分泌物的炎性刺激,如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
3、鼻腔有妨礙通氣和分泌物排出的因素,如鼻中隔偏曲、骨嵴或棘突。
4、長期使用滴鼻藥及血管收縮劑,如麻黃素、滴鼻淨、腎上腺素等,引起血管反應性擴張,使血管舒縮功能發生障礙,服用藥如利血平、雌性激素等亦可使血管擴張。
5、常伴有體弱,患慢性病,如貧血,風濕症、肝、腎、心血管疾病,和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等。
6、有菸酒嗜好。
7、常伴發於內分泌功能紊亂時期。如甲狀腺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妊娠期。月經期等。
8、生活或工作環境差,如溫度驟變、空氣過於乾燥、通風不良、空氣污染、粉塵煙霧以及有害氣體長期刺激的後果。
慢性單純性鼻炎慢性單純性鼻炎
9、鼻塞呈間歇性,交替性。久坐蛙或低頭時明顯,側工具臥位多下側鼻塞嚴重,寒冷蛙加重,故冬季症狀明顯夏季較輕。
10、頭悶脹或有頭痛、失眠,有繼發感染時暫時嗅覺減退。
11、鼻涕增多,呈粘稠半透明粘液性,繼發感染時呈現粘液膿性。
12、常伴有鼻前庭炎或皮膚濕疹
13、鼻涕倒流向鼻咽及下呼吸道,常引起咽喉部不適,咳嗽、多痰,易誘發下呼吸道感染,刺激鼻咽部可累及咽鼓管,引起耳鳴和聽力減退。
14、鼻鏡檢查見雙側下鼻甲腫脹,表面光滑濕潤,多暗紅色,探針觸之柔軟,可出現凹陷,移去後立即復原,甲狀腺功能低下者,鼻黏膜多水腫、蒼白。
15、腫脹黏膜對血管收縮劑反應敏感。

病因

該病是由於鼻黏膜由於局部性全身性或環境性因素所致

臨床症狀

慢性單純性鼻炎鼻塞
(一)鼻塞:間歇性或交替性。①間歇性鼻塞:一般表現為白天、勞動或運動時減輕,夜間、靜坐或寒冷時加重。②交替性鼻塞:側臥時位於下側的鼻腔常阻塞加重;轉臥另一側後,剛才位於上側沒有鼻塞或鼻塞較輕的鼻腔,轉到下側後出現鼻塞或鼻塞加重;而剛才位於下側的鼻腔鼻塞減輕。此外,嗅覺可有不同程度的減退,說話呈閉塞性鼻音。由於鼻涕長期流經鼻前庭和上唇部,可致皮炎或濕疹,多見於小孩。鼻涕向後可流入咽腔,出現咳嗽、多痰等症狀。

(二)多涕:常為粘液性或粘膿性,偶呈膿性。膿性者多於繼發性感染後出現。
(三)檢查:鼻黏膜腫脹,表面光滑、濕潤,一般呈暗紅色。鼻甲黏膜柔軟而富有彈性,探針輕壓可現凹陷,但移開探針則凹陷很快復原,特別在下鼻甲為明顯。若用1~2%麻黃素液作鼻黏膜收縮,則鼻甲迅速縮小。總鼻道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

臨床表現

1

慢性單純性鼻炎慢性單純性鼻炎

.間歇性、交替性鼻塞,常伴有頭痛頭昏、嗅覺減退,說話可呈閉塞性鼻音。

2.鼻涕增多,呈粘液性或粘液膿性。
3.鼻黏膜呈暗紅色,下甲腫脹表面光滑有彈性。總鼻道或下鼻道有粘稠分泌物。

診斷依據

1.有急性鼻炎反覆發作史,鄰近病源感染,全身慢性疾病或長期化學、物理性刺激史
2.表現有間歇性交替性鼻塞,少許粘液性或粘液膿性鼻涕,頭痛,嗅覺減退。
3.鼻腔黏膜充血,雙下甲腫大、表面光滑濕潤、多呈暗紅色,觸之柔軟而有彈。

4.腫脹的鼻黏膜對血管收縮劑反應敏感。

分類

慢性單純性鼻炎
鼻黏膜腫脹,表面光滑、濕潤,一般呈暗紅色。鼻甲黏膜柔軟而富有彈性,探針輕壓可現凹陷,但移開探針則凹陷很快復原,特別在下鼻甲為明顯。若用1~2%麻黃素液作鼻黏膜收縮,則鼻甲迅速縮小。總鼻道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
慢性肥厚性鼻炎
(1)下鼻甲明顯肥大,或下鼻甲與中鼻甲均肥大,常致鼻腔堵塞。鼻腔底部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粘膿性分泌物。
(2)黏膜腫脹,呈粉紅色或紫紅色,表面不平,或呈結節狀或桑椹狀,尤以下鼻甲前端及其游離緣為明顯。探針輕壓凹陷不明顯,觸之有硬實感。
(3)局部用血管收縮劑後黏膜收縮不明顯。治療原則消炎消腫,通氣引流和儘量維護鼻黏膜的生理功能,同時要注意對病因的處理。

併發症

當鼻炎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影響嗅覺黏膜時,就會出現嗅覺障礙,導致聞不著香臭等氣味。當長期反覆發作的鼻竇炎未得到及時治療,炎症就會擴散至鄰近器官、組織,而並發如額骨骨髓炎、眶骨壁骨炎及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膿腫、眶內蜂窩織炎、球後視神經炎、硬腦膜外膿腫、硬腦膜下膿腫、化膿性腦膜炎、腦膿腫、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等多種危重急症。

檢查

鼻黏膜腫脹,表面光滑、濕潤,一般呈暗紅色。鼻甲黏膜柔軟而富有彈性,探針輕壓可現凹陷,但移開探針則凹陷很快復原,特別在下鼻甲為明顯。若用1~2%麻黃素液作鼻黏膜收縮,則鼻甲迅速縮小。總鼻道或下鼻道有黏液性或膿性分泌物。

診斷

1、有急性鼻炎反覆發作史,鄰近病源感染,全身慢性疾病或長期化學、物理性刺激史
2、表現有間歇性交替性鼻塞,少許粘液性或粘液膿性鼻涕,頭痛,嗅覺減退。
3、鼻腔黏膜充血,雙下甲腫大、表面光滑濕潤、多呈暗紅色,觸之柔軟而有彈。
4、腫脹的鼻黏膜對血管收縮劑反應敏感。

疾病治療

慢性單純性鼻炎慢性單純性鼻炎--治療
1.病因治療。
2.局部套用血管收縮劑以改善症狀。
3.下鼻甲封閉或注射硬化劑治療。

用藥原則
1.輕症者以局部治療為主。2.病史長症狀重者,局部治療輔予多種維生素、抗組胺藥及中藥。3.病情頑固者,0.5%普魯卡因封閉、5%魚肝油酸鈉下甲注射或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1、1麻黃素或呋喃西林、麻黃素液、氯黴素、麻黃素液滴鼻,每日3次。

2、鼻丘封閉或下鼻甲黏膜下封閉,每次1~1.5ml,隔日1次,或每周2次,5次為一療程。

3、短波或紅外線理療,可改善局部血循環以減輕症狀。

4、經上述療法無效時,可選用硬化劑作下鼻甲注射治療,或者採用微波雷射治療。

5、找出與疾病有關的病因並及時治療。鍛鍊身體增強機體抵抗力。

慢性單純性鼻炎與慢性肥厚性鼻炎區別

慢性單純性鼻炎與慢性肥厚性鼻炎兩種慢性鼻炎的區別有以下幾方面。

1、臨床症狀:慢性單純性鼻炎主要症狀為間歇性或交替性鼻塞,鼻涕增多,主要為粘液性。而慢性肥厚性鼻炎則鼻塞程度較前者為重,呈持續性,並有較明顯的閉塞性鼻音及程度不同的嗅覺減退;鼻涕雖不太多,可呈粘液或粘膿性,但不易擤出。

2、病變:慢性單純性鼻炎是以鼻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為特點的可逆性黏膜慢性炎症。慢性肥厚性鼻炎則是以鼻黏膜、黏膜下,甚至鼻甲骨質增生肥厚為特徵的不可逆性病變。

3、對血管收縮劑的:前者由於病變僅僅是由於血管擴張、黏膜炎性腫脹而無增生性變化,因而對收縮劑反應良好,一經使用,黏膜腫脹很快減輕,症狀有所改善;而後者因有組織增生肥厚性改變,對血管收縮劑反應不佳,症狀改善程度亦差。

4、鼻腔檢查所呈現的:慢性單純性鼻炎,鼻黏膜呈暗紅色,黏膜表面光滑、濕潤、腫脹,以棉簽或探針觸壓鼻甲組織時,感覺柔軟而有彈性,觸壓時局部凹陷,停止觸壓時,則凹陷部位立即復原;與此相反,觸壓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鼻甲組織時,則呈硬實感,不易出現凹陷,或出現凹陷後不易恢復原狀;鼻黏膜和鼻甲表面不平,呈結節狀或桑堪狀,色澤為淡紅、紫紅或蒼白。

預防

1、注意工作、生活環境的空氣清淨,避免接觸灰塵及化學氣體特別是有害氣體。
2、加強營養,增強正氣。
3、加強鍛鍊,提高身體素質。通過運動,可使血液循環改善,鼻甲內的血流不致阻滯。經常運動,注意保暖,氣候轉變極易感冒引發鼻炎。季節轉換注意觀看天氣預報及時進行適當添衣。這是慢性單純性鼻炎的預防方法之一。
4、減少冷空氣對鼻黏膜的刺激,適當時候注意戴上口罩。洗澡後應儘量擦乾頭髮再進行睡眠,避免感冒。
5、根治病灶,徹底治療扁桃體炎、鼻竇炎等慢性疾病。
1.注意工作和環境衛生,忌菸酒,消除病灶。
2.不能過分依賴藥物來保持鼻腔通氣。
3.注意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