愬

愬,部首:心,部外筆畫:10,總筆畫:14,五筆86:UBTN,五筆98:UBTN 倉頡:TBP。

基本信息

部首筆畫

部首:心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4

五筆86:UBTN 五筆98:UBTN 倉頡:TBP

四角號碼:8733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12C

愬 sù

基本字義

1.同“訴”。訴說,傾訴《論語·顏淵》:膚受之愬。《詩經·柏舟》:薄言往愬

2.向。 潘岳《西征賦》:”愬黃巷以濟潼。“

3.告訴,申訴。孟子《齊桓晉文之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與王。”

愬 shuò

基本字義

恐懼的樣子。《公羊傳.宣公六年》:”愬而再拜。“

1.

恐懼的樣子。《公羊傳.宣公六年》:”愬而再拜。“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與訴同。《詩·邶風》薄言往愬。《論語》膚受之愬。
又通作遡。《戰國策》衞君跣行,告溯於魏。《注》溯愬同。
又《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音索。《韻會》驚懼謂之愬。《易·履卦》履虎尾愬愬。終吉。《集韻》或作虩。亦作覤。 本作訴。或從言朔,作,又從心作愬。

拼音是se的漢字

拼音是se的漢字共有35個,如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