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親情

感悟親情

《感悟親情》以一顆純淨的心靈感悟人生,在父愛、母愛的親情環繞下感悟友情、愛情,童年、恩師、故鄉、智慧、平常心,不一樣的感悟,一樣的感動。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感悟親情感悟親情
感悟親情
作 者:張洪彬 編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1]
ISBN:9787540219949
定價:¥24.00
生命之樹
用愛的眼睛看真情
熟親
年糕的味道
生命的存摺
絕筆
姑媽
父親一樣的大叔
財富
意外的感動
親情如水,一生感動
看爸爸媽媽一起變老
一屋子的愛和歡笑
永不道別,不必悲哀
第一百個客人
這輩子,我還能見爹娘幾次
外婆的硬幣
購買上帝的男孩兒
我的好妹妹
哥哥,一路走好
母親的來信
誰是我的親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一張鮮紅的錄取通知書
親情永不泯滅
三弟的儲蓄罐
弟弟,天堂里可否有大學
我生命的橋樑
來生我願做哥哥的哥哥
兄弟
傻哥哥
兄妹情
讀書示小妹生日書
洗腳
穿越生命的愛
難忘的背影
陪伴母親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淚流滿面
我多想回報你的愛
給母愛一個依靠
一元錢的死結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和你在一起
想起娘親(節選)
遊戲
懷念哥哥
永愛無言
三姐
你有沒有一個好妹妹
姐姐
生命的禮物
幸運幣
祖父
牧羊女
沃夫卡和祖母
……

內容簡介

以一顆純淨的心靈感悟人生,在父愛、母愛的親情環繞下感悟友情、愛情,童年、恩師、故鄉、智慧、平常心,不一樣的感悟,一樣的感動……

圖書信息

作者:何躍清 主編
ISBN:10位[7801754174] 13位[9787801754172]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1
定價:¥25.00 元
內容提要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線。 感悟親情的細語、滋潤心靈的甘露,《感悟母愛》編者再推力作“感悟親情”,收錄了一篇篇飽含深情的真實故事,其有畢淑敏、林海音、肖復興、葉至誠等作家奉獻給天下父母的心曲,再次喚醒當代人的情感良知。願這些文字潤澤天下所有父母滄桑的心;讓所有愛父母的兒女都能感受那份濃濃的親情。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讓我們通過這些感人至深的美文,一起來感悟親情……

目錄

第一章在無言的真愛中成長
啞父
承載生命之路
一生永遠的珍藏
一頓餃子
來自腳心的溫暖
獨臂父親
我的天堂
天使的翅膀
最愛
父愛的名字叫奇蹟
父愛沒有力學
一個母親的8個謊言
三袋米的故事
父愛總深沉
母親的點心
第二章流浪的人在外想念您
感悟親情
最好的大學是我偉大的母親
母親的心思
母親草
隨風飛揚的愛
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
回家的路
第三章漂泊在愛的邊緣
遲到
十元補課費
父親最珍貴的寶貝
母親的回憶
媽媽的淚
父親,你是我遺世而獨立的戀人
母愛的天空
父親的淚
月光下的父親
第四章生命中唯一的掛念
父親的心
父愛編織的連衣裙
父親
母親
爸爸的讚歌
母親的心
銘記母親三事
遠去的父親
母愛無言
苦命的媽媽
母愛似海
生命的節日
敲雪
母親的執著
母親的事業
父愛無言
父母的心
愛滋媽媽
第五章超越血緣的愛
憶母親
湯水一生
後媽的天空
養父的生日
繼父的年
兩種母愛
母愛綿長
婆婆
第六章是我偷換了您的青春
擁抱母愛
打給母親的電話
難忘母親唱過的童謠
媽媽的白髮
葡萄
孩子,你真孝順
最愛我的人
溫暖我一生的冰燈
母親啊,我多么想回報您的愛
第七章當流星划過天際,愛走向永恆
父愛無形
父愛是我一生吃不完的麻糖
來生,請讓父母做我的孩子
媽媽呀,來生我還是您的女兒啊
一元錢的死結
幾件小事——記父親葉聖陶
母親,天堂好嗎?
陪媽媽的最後日子
訕訕的微笑
慈母在天堂
愛的方程式
第八章是你給我一片天
我能行
母親的愛
母愛的升華
爸爸的旱菸管
因為您,我無法沉淪
我該如何解讀父親的一生
給父親的禮物
不離不棄的愛
女兒的世界
永遠注視我的人

書摘

承載生命之路
一天傍晚。母親進山還沒有回來。男孩口渴試著去拿杯子喝水,突然發現,自己能夠站起來了。他扶著牆站了很久,便跌跌撞撞地沖向後門,他想母親回來的時候,第一眼能看到他站在那裡,他想給母親一個驚喜。
一個普通的瑤族山寨,住著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本來日子就很清貧,小孩八歲那年,突然得了一場大病,總是暈一陣醒一陣的,而且高燒不退。母親帶著他看了很多醫生,都不能確診,都說那是一種很奇怪的病,沒有人可以說得出病名。而母親沒有放棄,像所有求醫的父母那樣,只要打聽到一絲希望,母親就不顧一切去嘗試。就這樣試了很多種藥,病情還是沒有什麼起色。家裡一切能換成錢的東西都變賣掉了,可小孩的病還是逐漸惡化,原本瘦弱的身體一點一點越來越乾瘦。由於肌肉萎縮,小孩已經站不起來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
 一天,母親從鄰居那裡打聽到很遠地方有個神醫,他的藥可以治好小孩的病。她便背著骨瘦如柴的孩子,走了兩天才找到那個神醫開了藥。小孩服過幾包後,果然有些好轉,已經能勉強吃點東西了,而且臉色也開始恢復紅潤,母親非常高興。可是,神醫的藥很貴,她只能很辛苦地每天上山砍柴,用這種最原始的手段艱辛地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有時候,為能多打些柴,母親深夜才能回到家裡。
普通的中藥,都是熬了三遍就棄渣,可是母親往往要熬七八遍,淡到像清水一樣,實在沒有味道了才捨得倒掉。後來男孩無意間發現,母親每次都把藥渣倒在馬路上,被過往行人踩得稀爛。男孩不解,問母親為什麼,母親告訴他,別人踩你的藥渣,就把你的病氣帶走了,這樣你就好得快些。孩子起初不太明白母親的做法。但是想想問道:“這怎么可以呢?我寧願自己一個人得病,也不想別人得這個病。”母親看著眼前的孩子,沒有說什麼。從此以後母親不再把藥渣倒在馬路上。
每天,母親很早就起床,為孩子熬好藥,就頂著露水進山了。日子就在母親無數的砍柴與期待中一天一天過去。一天傍晚,母親進山還沒有回來。男孩口渴試著去拿杯子喝水,突然發現,自己能夠站起來了。他扶著牆站了很久,便跌跌撞撞地沖向後門,他想母親回來的時候,第一眼能看到他站在那裡,他想給母親一個驚喜。
推開門,是一條徑直通往山裡的小路,蒙蒙的月色灑在這條母親每天必經之路,這時候,他才看清楚,路面鋪滿著一層稠厚稀爛的東西,是藥渣。那條路平時很少有人走,只有母親每天砍柴時經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