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藏本典藏名著系列

在微笑。 避邪的大餅 《一歲的小鹿》

圖書信息

作 者:(美)瑪·金·羅琳斯(Rawlings,M.K.) 等 著 穆紫 等 譯
出 版 社: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ISBN:10920441
出版時間:2011-04-01
版 次:1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少兒 > 繪本
圖書 > 套裝書 > 少兒

內容簡介

《愛藏本典藏名著系列3(套裝全6冊)》包括了《小銀》、《我可愛的憨驢》、《楊柳風》、《一歲的小鹿》、《哈克流浪記》、《自然紀事葫蘆卜須》六冊。
《一歲的小鹿》如同大自然的一幅全景畫:人類、動物、植物、風光。人類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他們與大自然和諧或不和諧地相處著,他們享受著自然的給予,也忍受著自然的磨難。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巴特的少年,與父母生活在佛羅里達的林區,父母都是墾荒農。他經常與父親一同耕作、打獵,雖然生活艱難,卻充滿快樂。他馴養了一隻幼鹿,取名小旗,這隻小鹿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可是最後巴特卻親手槍殺了啃吃莊稼、威脅全家生存的一歲的小鹿……
在人們崇尚回歸自然的今天,無論大讀者還是小讀者,如能靜下心來讀一讀《一歲的小鹿》,欣賞一下書中情與景絕妙完美的融合,一定能從中獲得別樣的享受。
哈克流浪記
哈克是一個聰明、勇敢的白人少年,先是遭酒鬼父親虐待和拋棄,後又被收養人嚴加管教。為了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他選擇了出逃。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勤勞質樸、善良忠厚的黑奴--吉姆,吉姆因不堪忍受再次被賣掉的命運,也逃了出來。同病相憐的兩人很快成為知心朋友,開始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生涯。
沙鄉年鑑》是美國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生態倫理之父利奧波德一生觀察、經歷和思考的結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關係的書,被譽為土地倫理學開山之作。全書涵蓋眾多學科知識,語言清新優美,內容嚴肅深邃,字裡行間體現了作者細緻入微的觀察,洋溢著作者對那些飛禽走獸、奇花異草等生靈們的摯愛情愫,是值得讀者反覆品味的傳世經典,更是讓孩子走向野外、培養環保及生態意識的入門讀物,曾被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評為“20世紀自然寫作領域十大好書之一”。
《小銀,我可愛的憨驢》娓娓道來的是作者與一頭毛驢(小銀)齒唇相依的真摯的情感。小銀是作者的兄弟,朋友,或者孩子,他們親密無間。在作者眼裡,毛茸茸的小銀玲瓏而溫順,外表是那樣的柔軟,軟的就像一腔純淨的棉絮,沒有一根骨頭,唯有一雙寶石般發亮的眼珠,堅硬得像兩顆精美明淨的黑水晶……月樣的銀白,鋼樣的堅強。作者與小銀相依為命,一同走過美麗的原野、村莊、山崗、教堂、大街、小巷……走過詩人的故鄉--西班牙的韋爾瓦省的摩格爾,那也是詩人的最後的安息之地。
本書不僅是一部散文詩集,也是一組西班牙南方的風情畫,更是獻給小銀的一首長長的抒情詩。希梅內斯的語言優美動人,富有樂感,一會兒喃喃低語,一會兒欣喜若狂。他注視小銀的目光那樣柔和、那樣深情、那樣迷戀、那樣寧靜……
《楊柳風》
春天來了,鼴鼠跳出洞穴來到河邊,結識了水老鼠,蛤蟆以及狗獾,展開了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歷險故事。讓我們追隨這些可愛的動物們,進入這美麗幽靜的世界,隨著引人入勝的情節,一起歷險、聽風兒絮語,與河水對話。
《楊柳風》是一部妙趣橫生的經典兒童小說,書中塑造了幾個可愛的動物形象:膽小怕事但又生性喜歡冒險的鼴鼠,熱情好客、充滿浪漫詩趣的河鼠,俠義十足、具有領袖風範的老獾,喜歡吹牛、臭顯、追求時髦的蟾蜍,敦厚老實的水獺--他們生活在河岸或者大森林裡,有樂同享,有難同當。為了教育連連闖禍的蟾蜍,動物們煞費苦心,對他說服教育;當蟾蜍的住宅被黃鼠狼們霸占以後,大家聯合起來,齊心協力,用智慧戰勝了比他們數量多得多的黃鼠狼。
《自然紀事葫蘆卜須》
靜讀生命、其實也就是靜讀我們自己、當列那爾穿過了那片被陽光照耀的平原、他所見的是一片樹林、還有一群已經尋找到了內心寧靜的人類。
在《自然紀事》中,作者以其敏銳的視角,豐富的想像力與優美如詩的文筆,栩栩如生地描寫了公雞、鴨子、烏鴉、馬、豬、羊、蜘蛛、葡萄園等生活中的不同。他說黃鼠狼相貌堂堂,窮雖窮,卻乾乾淨淨,而且會上門教書;他最出名的詩篇“蛇”只有三個字:太長了……在列那爾筆下的動物世界,呈現多元角度的形象,是既詩意又趣味的自然記事
《胡蘿蔔須》寫的是一個十幾歲的名叫胡蘿蔔須的男孩,他因一頭紅髮和一臉雀斑而得此綽號。家人不喜歡他,常拿他出氣;胡蘿蔔須常被嚇得六神無主,做出許多可笑又荒唐的事情。但是,漸漸長大了的胡蘿蔔須懂得了反抗,歷經艱辛學會獨立。此書一經出版便風靡全世界,經久不衰,滋養幾代名家的精神氣質,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必讀之物。
·收起全部<<

媒體評論

一本叫《胡蘿蔔須》的書我看得又笑又流淚的,非常好。
——著名哲學家、散文家 周國平
說是小說,卻沒有故事:說是散文,卻有一個中心人物。我想名之為小說體的散文。“胡蘿蔔須”是一個小孩的綽號,相當於中國的“蘿蔔頭”。
——著名作家、翻譯 施蟄存
法國作家列那爾的《胡蘿蔔須》,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波斯薩迪的《薔薇園》,喬伊斯的《都柏林人》,類似這樣的書,比較貼近中學生的心理。這些書都是我自己當年讀過並且抄寫過的,我也讓兒子背過。有意思他才讀,並且讀完後有收穫。把這幾本書反覆地讀,看透了,一生受益無窮。
——著名作家 肖復興
西班牙詩人希梅內斯為小銀寫了一百多首詩。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
在微笑。
——著名作家 嚴文井
現在這個深為西班牙人民所喜愛的毛茸茸的小銀,已經踏上中國秀麗的田野。它背負的是詩,是友情,是給中國人民的親切問候。
——原中文版譯者 達西安娜·非薩克
我相信,每個譯者都會奉獻給我們一個新的小銀,正如每個莎士比亞劇本譯者會奉獻給我們一個新的莎翁那樣。但我也相信,不管怎么變,小銀總歸是潔白的——萬里挑一的潔白。
——著名翻譯家 肖毛
希梅內斯的抒情詩為西班牙文學樹立了崇高心靈與純潔藝術的典範。
——瑞典諾貝爾文學將評審會授將辭
·收起全部<<

目錄

《哈克流浪記》
教管下的生活
秘密的誓詞
搶劫阿拉伯人
毛球算靈卦
“改過自新”的爸爸
大戰追命鬼
金蟬脫殼
碰到吉姆
河上凶宅
玩蛇皮的結果
他們追來了
乾脆把他丟下吧
破船上的賊贓
所羅門聰明嗎
跟老吉姆開玩笑
蛇皮又惹禍
我被收留了
哈尼追帽子
聖駕光臨
兩個騙子的勾當
阿肯色的難關
烏合之眾
帝王都是敗類
皇帝假裝牧師
傷心落淚,信口開河
贓款到了我手上
物歸原主
騙人太不合算
風雨中逃脫
救命有黃金
禱告豈能扯謊
改名換姓
騙子的悲慘下場
讓吉姆放心
陰謀詭計
盡力幫助吉姆
避邪的大餅
熱鍋上的螞蟻
湯姆寫匿名信
救人的連環妙計
“鬼怪”
為什麼不絞死吉姆
……
《自然紀事葫蘆卜須》
《小銀》
《我可愛的憨驢》
《楊柳風》
《一歲的小鹿》
·收起全部<<

精彩書摘

巴特站在外面,看著自家茅屋上升起的藍色炊煙,越往上顏色越淡,最後成了灰色。望著這些炊煙,巴特若有所思。媽媽正在收拾餐具,今天是周五,按照慣例,媽媽會在午飯後對家裡進行一次大掃除,她會用蕎麥草紮成的笤帚掃地,倘若她高興,還會用玉米殼做成的刷子刷地板。若真如此,巴特就走運了,因為媽媽刷地板時就會忽略他,他就有大把的時間出去玩了。等媽媽想起他時,他大概早已跑到銀谷了。巴特扶了扶肩上的鋤頭,開心地幻想著。
如果沒有那么多成列的嫩玉米桿的話,除草可以算得上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可現在,巴特的心思並不在除草上。他發現蜜蜂成群結隊,向著門前那棵開滿淡紫色花的楝樹飛去。它們的眼中只有那種花,似乎忘了三月里盛開的茉莉花和即將在五月盛開的月桂花與木蘭花。巴特看著這些蜜蜂,忽然想起,跟著蜂群,或許可以找到蜂巢,那裡一定貯滿了琥珀色的香甜的蜂蜜。過冬的糖漿早已吃完,凍果也將啖盡,現在若能尋到一株藏著蜂蜜的樹,那可比在這兒除草做的貢獻大得多,因為那正是家中目前所需要的。這個念頭一產生,就在巴特的心裡揮之不去。野蜂做窩的樹一般離小溪不遠,他認為此刻他必須穿過墾地和松林一直跑到小溪邊,至於除草,明日再做也不遲。
他把鋤頭放好,沿著玉米地往前走,直到看不見自家的小屋為止。他走到圍欄邊,雙手一撐,縱身越過了圍欄。緊接著,他看到有兩隻狗狂吠著向他跑過來。他知道,那是哈巴狗漢多姆和新來的雜種狗斯坦索姆,它們一定是看到他跳躍圍柵的身影,這才一起向他跑來。漢多姆叫聲低沉,小雜種狗的叫聲又尖又細。等它們跑近認出是巴特後,立刻衝著他搖起了尾巴。巴特不喜歡這兩個傢伙,他覺得這兩隻狗除了追趕、捕捉和咬死獵物之外,再沒有別的長處了。相比之下,他更喜歡老獵狗薩菲隆,今天它跟著爸爸的運貨車去葛拉漢姆斯維爾了。在巴特看來,薩菲隆更會親近人,可是它似乎只親近爸爸。巴特曾試圖討好它,但它卻置之不理。而現在這兩隻一直衝他搖尾巴的狗,巴特除了早晚端來食物時看它們一眼,平時根本懶得搭理它們。巴特越看它們越覺得煩,於是將它們趕回了圍場,頭也不回地向前走去,邊走邊想著,真是兩隻糟糕的傢伙。
爸爸曾經告訴過他,在他兩歲時,薩菲隆也還是個很小的狗娃娃,有一次,他無意間弄傷了那個小東西,從此它就再也不信任他,也不親近他了,獵狗往往都是這樣。
巴特繞著柵屋走了一圈,然後向南走去,那裡有條可以穿過黑森林的近路。他很希望有一隻自己的寵物,就像麥卡洛婆婆養的那隻狗--一隻很小的會玩兒把戲的捲毛狗。每當麥卡洛婆婆笑得合不攏嘴時,那隻小狗就會搖著尾巴跳上她的圍裙,去舔她的臉,那時候麥考洛婆婆就會笑得更開心。他希望自己的寵物也能和自己很親近,就像薩菲隆對爸爸那樣。
想著想著,巴特已經折入那條砂石路向東跑去,從這裡到銀谷也就兩公里,他喜歡這段時間,他甚至覺得可以這樣一直跑下去。漸漸地,他放慢了腳步,並不是累了,而是想延長在路上的時間。現在的時光太美好了,他喜歡這種愜意的感覺。現在他已經走出了鬱鬱蔥蔥的松林,道路的兩邊滿是細細的沙松①,細到可以直接當柴火用。沿著這條被沙鬆緊緊夾著的小路,巴特爬上了一座斜坡,停在坡頂。四月的天空,好像嵌入了由蒼松和黃色的沙地組成的畫框中,那么藍,比巴特身上穿的藍色土布襯衣還要藍。天空中一些小雲彩,就像散落在地上的一小團一小團的棉花。巴特仰望著天空,陽光隱沒了一會兒,那些潔白的棉花忽然變成了灰色。
“黃昏前要下毛毛雨了。”他尋思著。於是他起身下山,下坡路使他不由自主地跑起來。他極力控制自己的速度,讓腳步儘可能放慢。他來到通往銀谷的小路上,路邊盛開著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瀝青花、鏈木叢與火莓子到處都是。他悠閒地走著,欣賞著每一棵樹木、每一叢灌木、每一朵花。巴特來到那棵他曾經在上面刻了野貓臉的木蘭樹跟前,撫摸著樹幹,有木蘭生長的地方就一定有水,他有些疑惑,為什麼同樣的泥土和雨水,長出來的樹卻不一樣呢?為什麼叢林裡生長著瘦瘠的松樹,可是水源旁卻長著高大的木蘭樹呢?不管什麼地方的狗,總是一樣的,牛、馬、羊和其他的動物也是,為什麼樹就不是呢?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他使勁想著,最後他得出了結論--它們生長在地上,不能移動,而且只能吃土裡的東西。嗯,一定是這樣,他為自己總結的答案沾沾自喜。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