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加貝

愛新覺羅加貝,是清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親王胤祥(亦作允祥),第十二代嫡孫

愛新覺羅加貝

愛新覺羅加貝,是清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親王胤祥(亦作允祥),第十二代嫡孫!
其家族,自第一代怡親王,傳到載垣(載垣:康熙皇帝第十三子胤祥的後代,承襲怡親王),後流落民間,長期隱居在隴西小鎮,甘谷!受到鐵帽子王僧格林沁的庇佑,在甘谷為農,隱姓埋名,立誓不再回京師,不再為官!後僧格林沁被殺,家族漸漸失去庇佑,流落為普通漢民,逐漸為王室遺棄!
八國聯軍洗劫北京圓明園,西太后逃到西安,當時陪駕奏呈西太后,有云:“......國難至此,當以孝和治民。始當聚皇嫡、親於京師,共保社稷!則民有所仰,忠君愛國......”但是西太后卻沒有理睬!
後還都京師後,此事便不再被提起!
皇十三子怡賢親王允祥,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二,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十月初一日辰時生,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貴妃出。
六十一年, 十一月,與受末命。鏇,世宗命總理事務,封怡親王。十二月,並命管戶部三庫事。
雍正元年, 賜增護衛。四月,命總理戶部事。
三年二月,罷總理事務,特予優敘。十二月,命兼總理畿輔水利事。
四年七月,特賜忠敬誠直勤慎廉明扁額。七年六月,命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十月,敘協贊功,特詔增儀仗一倍。
八年庚戌五月初四日午刻卒,年四十有五,詔復其名上一字為胤,配享太廟。六月,予謚曰賢,並命冠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於賢字上,尋詔入祀京師賢良祠。
乾隆十九年九月,詔入祀盛京賢王祠
三十九年十二月,詔以其爵世襲罔替。有詩見《熙朝雅頌集》。
子九人女四人。
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
側福晉富察氏,佐領僧格之女;
側福晉烏蘇氏,頭等護衛金保之女;
側福晉瓜爾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
庶福晉石佳氏,領催莊格之女;
庶福晉納喇氏,輕車都尉吳爾敦之女。
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七月初十日寅時生,母為側福晉瓜爾佳氏阿哈占之女;康熙六十年辛丑五月,嫁津濟里氏薩克信;郡主乾隆四十一年壬午正月初五日午時卒,年七十四歲。(瑾兒)
第一子已革貝勒弘昌,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十六日子時生,母側福晉瓜爾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四月二十一日戌時卒,年六十六歲。嫡妻納喇氏,騎都尉色爾敏之女;繼妻博爾濟吉特氏,步軍統譯阿齊圖之女;妾宋氏,三格之女;妾孫氏,桑格之女;妾李氏,李住之女。五子:長子永喧(出繼),次子未有名,三子永昆,四子三等侍衛永崇,五子永良。
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三月十八日申時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雍正元年癸卯正月,嫁舒穆祿氏富僧額;郡主雍正四年丙午三月三日寅時卒,年二十歲。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十月初一日丑時生,母庶福晉石佳氏,領催莊格之女;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月二十日亥時卒,年二歲。
第三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月二十四日酉時生,母為側福晉富察氏僧格之女;女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卒,年二歲。
第三子多羅貝勒品級弘暾,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丑時生,母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雍正六年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時卒,年十九歲。嫡夫人富察氏,佐領福慶之女。三子:長子(承繼子)永宣,次子(承繼子)多羅貝勒永喜,三子(承繼子)革退二等侍衛永蔓。
第四子多羅寧良郡王弘晈,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二十五日辰時生,母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八月十四日丑時薨,年五十二歲。嫡福晉西林覺羅氏,中書卓林泰之女;繼福晉納喇氏,大學士查郎阿之女;妾定氏,保住之女。二子:長子多羅貝勒永喜(出繼),次子追封和碩怡親王永福
第四女和碩和惠公主,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十月初十日寅時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與第二女同母;雍正初,撫養宮中。七年己酉,年十六。十二月,下嫁喀爾喀博爾濟錦多爾濟塞布騰,封今位號。九年辛亥十月初三日戌刻卒,年十八歲,額附雍正十三年乙卯二月卒。 (清韻,韻兒)
第五子弘[日兄],康熙五十五年丙申正月初七日寅時生,母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康熙六十一年壬寅正月初五日申時卒,年七歲。
第六子多羅貝勒品級弘昑,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八月初九日卯時生,母側福晉烏蘇氏,頭等護衛金保之女;雍正七年己酉二月初一日未時卒,年十四歲。
第七子和碩怡親王弘曉,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四月初九日丑時生,母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四月十五日未時薨,年五十七歲。嫡福晉李佳氏,三等伯赫格之女;繼福晉佟佳氏,都統長盛之女;側福晉金氏,領侍衛內大臣常明之女;側福晉石氏,石中玉之女;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典衛剋星額之女;妾徐氏,典衛徐國秀之女;妾祥氏,九達色之女;妾馬氏,馬圖赫之女;妾巴雅拉氏,筆帖式才保之女。九子:長子鎮國將軍永杭,次子和碩怡恭親王永琅,三子未有名,四子永蔓,五子示有名,六子未有名,七子未有名,八子輔國將軍永邁,九子永和。
第八子綬恩,雍正三年乙巳九月初七日丑時生,母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雍正五年丁未七月十一月寅時卒,年三歲。
第九子阿穆瑚琅,雍正四年丙午四月初五日申時生,母庶福晉納喇氏,輕車都尉吳爾敦之女;雍正五年丁未閏三月十五日午時卒,年二歲
怡親王的最後一個有歷史明載的後人是鹹豐的八大輔臣之一的載垣.
載垣:康熙皇帝第十三子胤祥的後代,承襲怡親王。雍正帝步上皇位、鞏固政權,都是在胤祥的鼎力相助下得以實現的,雍正帝封胤祥為怡親王,後命其王爵世襲。載垣於道光年間襲怡親王,曾任御前大臣行走之職。鹹豐帝登基後,委任他為左宗令、宗令、領侍衛內大臣,倍受寵倚。鹹豐八年,鹹豐帝賞給他特殊禮遇,允許他在紫禁城內坐轎子。鹹豐十年七月,英法聯軍侵占天津,鹹豐的派他與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前往通州進行艱難談判。他是皇族特權的繼承者之一。
1861年鹹豐帝死,他與端華、肅順等八人同受顧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掌握實權。不久,慈禧太后發動政變,令其自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