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天梯[2011年張詳林執導電影]

愛情天梯[2011年張詳林執導電影]

《愛情天梯》是由張祥林執導,王茂久、曾兵編劇,謝蘭、王詩槐、格桑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3年10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以20世紀50年代江津中山古鎮的真實故事為背景,講述了年輕的“小伙子”石山愛上了大自己10歲的寡婦紅姑,帶紅姑私奔上山後,開始為她開闢“愛情天梯”的故事。

劇情簡介

愛情天梯 愛情天梯

紅姑 (謝蘭飾)懂事那年起,父親就常跟她說,一個人的命運是上天安排的,任何人無法改變。紅姑16歲那年,父親為了女兒將來的幸福,將紅姑嫁給殷實的沈家。出嫁那天,6歲的童伢子石山 (湯宇飾)攔下花轎,非要新娘子摸摸他那幾顆缺牙,說是新娘子摸牙,缺的牙齒長得快。誰能想到,十年後攔下花轎的石山,改變了紅姑的命運。紅姑26歲那年,丈夫死於非命,已經是四個孩子母親的紅姑成了一個寡婦。寡婦門前是非多,沈家其他幫工的人紛紛離開沈家的時候,早先來給沈家做壽材的石山主動留了下來。16歲的石山 (格桑飾)聰明能幹,很快就支持起即將落寞的沈家。在與紅姑同進同出的那段日子裡,石山不顧年齡上的差距,頂著各方面的壓力,愛上了比他大10歲的紅姑。石山提出娶紅姑為妻,遭到紅姑婆婆的堅決反對,石山的父親更是要與兒子斷絕關係。儘管如此,石山還是在花轎第二次向紅姑抬來的時候,將紅姑“偷走”,帶著紅姑來到大山深處一座崖壁下的山洞裡安了家。第二天,青年石山還將紅姑的四個孩子帶上山,寂靜的大山深處,從此開始有了人間煙火。崖壁地處大山之巔,上下進出無路可走。為了一家人的生活,石山上下進出大山,給紅姑和她的四個孩子背來紅薯乾糧。在那個階級鬥爭為綱的動盪年月,石山給予紅姑的愛,在大山之巔支撐起一個六口之家。然而,就是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石山 (王詩槐飾)還打起了茅草屋,開荒種糧養雞養鴨,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一個風雪之夜,紅姑給石山生下一個大胖小子。為了紀念那段摸牙注定的愛情,石山給兒子取名叫石緣,小名“摸牙”。紅姑的大女兒秀秀不幸摔死以後,石山更加堅定地要在崖壁上開鑿出一條下山的路。從那以後,愛情天梯在崖壁上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延伸,石山和紅姑的孩子一個接著一個,來到這個充滿愛的大山之家。終於有一天,石山得意地告訴紅姑,6208個台階已經在山腳和山巔之間搭起一架天梯。2007年12月的一天,孩子們要給他們的父母照一張婚紗合影。石山帶著紅姑下山,那是紅姑上山50年來第一次下山。在愛情天梯上,開鑿天梯的“小伙子”累了,躺在他的“老媽子”的懷裡靜靜地走了,給世人留下一段感天動地的愛情神話。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紅姑 謝蘭
中老年石山 王詩槐
青年石山 格桑
小石山 湯宇
沈母 王彩平
林海韻 鄭佩怡
五哥 胡德翔
石父 黃家驊
秀秀 楊記
小秀秀 肖琳
豆豆 譚燕
小豆豆 陳善敏
青青 劉新粵
小青青 龔莉銘
旺旺 曹粵
小旺旺 黃鋮
摸牙 吳愛華
新郎 張虎

職員表

出品人明賜東,彭硯芳
製作人王茂久
監製黃曉東;劉健;陳強;賀正萍;明珉
導演張祥林
副導演(助理)曾兵
編劇王茂久、曾兵
攝影姜幼松;陳天
剪輯梁麗濤
道具朱海
美術設計孫向陽
造型設計王平;高逸芳
服裝設計黃文利
燈光陳建華
錄音鄭路;趙永輝;楊華健
場記梁麗濤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愛情天梯[2011年張詳林執導電影] 愛情天梯[2011年張詳林執導電影]
紅姑 演員謝蘭
紅姑16歲嫁給殷實的沈家。出嫁當天,6歲的石山攔下花轎,讓新娘子紅姑摸摸他那幾顆缺牙;十年後成為寡婦的紅姑與夫家幫工石山相戀;二人不顧世人的反對搬到大山安家,隨後的幾十年相親相愛。
愛情天梯[2011年張詳林執導電影] 愛情天梯[2011年張詳林執導電影]
中老年石山 演員王詩槐
石山在紅姑的大女兒不幸摔死後,開始堅定地要在崖壁上開鑿出一條下山的路。從那以後,愛情天梯在崖壁上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延伸,他和紅姑的愛情也一直綿延。
愛情天梯[2011年張詳林執導電影] 愛情天梯[2011年張詳林執導電影]
青年石山 演員格桑
16歲的石山聰明能幹,在沈家做壽材期間與俏寡婦紅姑相處朝夕,愛上了大他10歲的紅姑。並提出娶紅姑為妻,遭到世人反對,隨後,帶著紅姑來到大山深處安了家。
愛情天梯[2011年張詳林執導電影] 愛情天梯[2011年張詳林執導電影]
沈母 演員王彩平
紅姑的婆婆,一個思想封建落後的舊時候大戶人家婦女,在兒子死後認為媳婦克夫,處處與其做對;在發現媳婦與幫工石山的戀情後,堅決反對。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拍攝時演員們不計片酬參演,真實的愛情故事打動了整個製作團隊。

在2013年10月31日《愛情天梯》重慶上映當天,在當日登記結婚的夫妻攜結婚證,便能免費觀看影片;同時,在重慶各影院觀看該電影的觀眾,均可持影票免四面山景區門票。

攝影師拍攝男女主角的一場在山上的戲時,只能站在沼澤地一樣的爛泥漿中拍攝,有時候一個長鏡頭下來,攝影師的膝蓋都會陷到泥漿中去。

片中石山和紅姑有好幾場趕馬車的戲,其中一次拍攝時,馬突然受驚嚇,差點從懸崖上摔下去,還好格桑把馬拉住了,但是謝蘭從小腿到膝蓋被劃了一條很長的口子。

在電影劇本創作和拍攝期間,編劇團隊曾六次前往天梯,從而獲得創作的靈感。

電影在重慶院線上映的時候也是徐朝清老人離世一周年紀念日。

攝影師在拍攝放‘孔明燈’戲時,為了效果更好,就下到河裡去拍攝,由於河水湍急,攝像師一下子就被河水衝倒,幸虧反應快,抱著一塊大石頭才沒被河水沖走。

為拍攝該片,劇組每天都要爬好幾次6000級的愛情天梯。由於拍攝地在山裡地勢險峻不能通車,劇組只能由人工扛著大包小包的器材,徒步趕到拍攝地,隨時都有摔下懸崖的危險。

1.

拍攝時演員們不計片酬參演,真實的愛情故事打動了整個製作團隊。

2.

在2013年10月31日《愛情天梯》重慶上映當天,在當日登記結婚的夫妻攜結婚證,便能免費觀看影片;同時,在重慶各影院觀看該電影的觀眾,均可持影票免四面山景區門票。

3.

攝影師拍攝男女主角的一場在山上的戲時,只能站在沼澤地一樣的爛泥漿中拍攝,有時候一個長鏡頭下來,攝影師的膝蓋都會陷到泥漿中去。

4.

片中石山和紅姑有好幾場趕馬車的戲,其中一次拍攝時,馬突然受驚嚇,差點從懸崖上摔下去,還好格桑把馬拉住了,但是謝蘭從小腿到膝蓋被劃了一條很長的口子。

5.

在電影劇本創作和拍攝期間,編劇團隊曾六次前往天梯,從而獲得創作的靈感。

6.

電影在重慶院線上映的時候也是徐朝清老人離世一周年紀念日。

7.

攝影師在拍攝放‘孔明燈’戲時,為了效果更好,就下到河裡去拍攝,由於河水湍急,攝像師一下子就被河水衝倒,幸虧反應快,抱著一塊大石頭才沒被河水沖走。

8.

為拍攝該片,劇組每天都要爬好幾次6000級的愛情天梯。由於拍攝地在山裡地勢險峻不能通車,劇組只能由人工扛著大包小包的器材,徒步趕到拍攝地,隨時都有摔下懸崖的危險。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世紀50年代,20歲的重慶江津中山古鎮農家青年劉國江愛上了大他10歲的“俏寡婦”徐朝清。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們攜手私奔至深山老林。為讓徐朝清出行安全,劉國江一輩子都忙著在懸崖峭壁上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級,被稱為“愛情天梯”。二老的愛情故事被評為2006年首屆感動重慶十大人物,同年又被評為“中國十大經典愛情故事”。影片即是以劉國江、徐朝清為故事原型創作的。

拍攝過程

《愛情天梯》整個劇本歷經3年創作策劃,拍攝歷時23個月,後期製作耗時近半年,該片的全部場景均在江津區內拍攝,影片取景於四面山和中山古鎮。

影片評價

電影《愛情天梯》將劉國江、徐朝清兩位老人從相識到最後相濡以沫的全部歷程,真實、完美的呈現給觀眾,讓人們在90多分鐘時間裡感受到了“老媽子”和“小伙子”的曠世絕戀。 (人民網評)

電影《愛情天梯》的前半段頗多歡樂的成分,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還展現了不少重慶人曾經的生活細節,釀酒、川劇、山歌等都在片中得到了展現。 (重慶商報評)電影《愛情天梯》全情展現了重慶市江津區中山古鎮原滋原味的婚喪嫁娶風俗人情。 (新華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