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高爾文

愛德華·高爾文

愛德華·高爾文(Edward John Galvin S.S.C.M.E. ),天主教聖高隆龐外方傳教會(The Missionary Society of St. Columban)會祖。

高爾文主教高爾文主教

愛德華·高爾文(Edward John Galvin S.S.C.M.E. ),天主教聖高隆龐外方傳教會(The Missionary Society of St. Columban)會祖;天主教漢陽代牧區座代牧(1927-1946);漢陽教區主教(1946-1952)。
1882年11月23日,高爾文生於愛爾蘭蒂龍郡的庫克斯敦市的科克(Cork),幼年入培養教區司鐸的梅努斯(maynooth)修院,1909年6月20日晉鐸。不久,因為本教區無法安排堂區,調往美國;任天主教紐約總主教區下屬布魯克林教區(Brooklyn)的玫瑰天主堂副鐸,在任期間結識了曾經在中國傳教的加拿大神父若望·菲沙(Fr. John M. Fraser),產生了到中國去傳教的強烈願望。
1912年2月25日,高爾文離開美國,途經加拿大的溫哥華,與菲沙神父一起抵達中國上海
高爾文和布羅未克神父高爾文和布羅未克神父
,在天主教遣使會(Congrégation de Mission)從事教育工作,邊學習漢語;1916年6月,高爾文和他的朋友博德奧萊理神父(Patrick O’Reilly)及若瑟奧尼理神父(Joseph O’Leary)返回美國,尋求援助;他們在美國做了大量的宣傳和工作,1916年8月,高爾文回到愛爾蘭,與若翰布羅未克神父( Fr. John Blowick )等8位志同道合的神父決定成立到中國傳教的團體,他們的工作得到了教宗本篤十五世(Benedict XV)的大力支持,1918年6月29日,建立天主教聖高隆龐外方傳教會,不久,加入的神父有40名,修生16名。
1920年,高爾文率領傳教士來到中國,被天主教鄂東代牧區主教田瑞玉安排在湖北省漢陽縣(今武漢市漢陽地區),不久赴天門附近傳教;1921年,高爾文購買了原浸禮會醫院,改建為高隆龐會會院;
高爾文主教在主教寶座上(1940年)高爾文主教在主教寶座上(1940年)
1923年12月,宗座駐華代表剛恆毅總主教於漢口將原鄂東代牧區分割;建立漢陽監牧區,1924年11月1日,教廷委任高爾文為漢陽監牧區首任監牧,隸屬於漢口代牧.
1924年7月14日,教廷將漢陽監牧區升格為漢陽代牧區,1924年7月15日,教宗庇護十一世委任高爾文為天主教漢陽代牧區宗座代牧同日,根據傳教區慣例,授予其主教職務,領銜Myrina城(位於今土耳其小亞細亞半島)主教。.
1927年11月6日,祝聖典禮於漢陽代牧區主教座堂耶穌聖心堂(高隆龐堂建成之前為主教座堂)舉行祝聖典禮,主禮為宗座駐中國代表,領銜總主教剛恆毅,襄禮為漢口代牧區義大利籍代牧主教希賢和蒲圻監牧區國籍監牧主教成和德,天主教南昌代牧區法國籍代牧主教樊體愛,天主教武昌監牧區監牧神父艾原道以及漢口,武昌等地教友代表應邀參加了祝聖典禮。
1928年初,高爾文又邀請聖高隆龐姐妹會的修女來到漢陽,先後創辦了經言學校等,1936年又在漢陽顯正街建造了主教座堂;在高爾文以及同伴的努力下,漢陽地區的天主教發展很快,截至至1945年底,有教友55000多人,位居湖北省之首。抗日戰爭期間,高爾文將原經言學校改為了醫院,醫治傷兵和霍亂的民眾,發放救濟物品;這個行為持續到了抗戰末期,後來將戰時醫院改為聖高隆龐醫院(今武漢市第五醫院)。
高爾文和漢陽的教友高爾文和漢陽的教友
1946年4月11日,羅馬教廷正式建立中國聖統,漢陽代牧區升格為天主教漢陽教區,高爾文受任第一任正權主教。
1952年9月19日,受聖母軍事件的牽連,高爾文以及146位高隆龐會士被以“煽動反對政府”的罪名被驅逐出中國。
1956年2月23日,高爾文病逝於愛爾蘭米斯郡首府納文(nava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