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惠特拉姆

愛德華·惠特拉姆

愛德華·高夫·惠特拉姆,澳大利亞工黨政治家、第21任總理(1972~1975)。1916年出生於於維多利亞州墨爾本,1967年成為工黨領袖。在自由黨執政18年後出任總理。任內結束徵募,放鬆對非白人移民的限制,並試圖削弱美國對澳大利亞的影響。1975年在預算危機中被約翰·克爾總督免職。1975年和1977年競選失敗,1978年退出政界。著有《惠特拉姆政府:1972~1975》(1986) 。

基本信息

生平

1916年出生於於維多利亞州墨爾本,其父是是一個中產階級的律師,主要是打一些爭取人權的官司,惠特拉姆高中畢業後,在悉尼大學學習法律,二戰期間他參當了飛行員,最終軍階是空軍上尉。1945年他加入澳大利亞工黨,當時工黨正被一些狹隘的工會領袖所統轄。他發起了一場改革。1947年在惠特拉姆開始角逐政治選舉。但是他先後兩次在地方議會的選舉中及一次新南威爾斯州的州議會的選舉中落敗。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間,連續當選眾議院議員,其中1960年當選為工黨副黨魁;1967年成為下議院內的反對黨領袖。1969年國會改選的結果席次不足以組閣。1972年,在當時的執政聯盟連續主政23年之後,惠特拉姆終於率領工黨取得了組閣權。他打出的口號是“是時候了。”

1972年至1975年他是澳大利亞總理。上台後,他所領導的工黨在環保、教育,衛生,社會福利和財富再分配諸多方面進行了改革。1972年12月21日,在當選總理後的數周內,惠特拉姆閣下實施了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建立兩國正式外交關係的舉措,奠定了中澳建交的基石。這在20世紀70年代國中國還處於封閉當中但又試圖擺脫這種孤立的時候具有里程碑意義,因此,惠特拉姆閣下又被人們尊稱為“中澳建交之父”。三年執政期間,惠特拉姆從越南撤回了軍隊;結束了徵兵;消除了白澳政策的遺蹟;取消了大學學費;增加了對資金困難學校的撥款;在全國實現醫療保險計畫,但是,惠特拉姆的盲區是經濟。到1975年,因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上升,他政府的一些部長陷入了冒險從海外借款的風波。

1975年,約翰·馬爾科姆·弗雷澤領導的反對黨在參議員占多數,他們不同意政府的年度預算。澳大利亞總督約翰·羅伯特·科爾爵士在國會有重大爭端之際,未循例事先徵詢總理方面的意見,僅在召見後即解除惠特拉姆的總理職務,後世稱此“澳大利亞憲政危機”;他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被總督所解職的總理。在兩院重現選舉之季,儘管工黨打出了“恥辱,弗雷澤,“恥辱,弗雷澤。”的口號,他們還是在競選中失利。惠特拉姆退出了總理職位,繼續擔任工黨領袖,但是,工黨在1977年大選再一次失利,此後,他從國會退下來。他作為一個老資格的政治家,其才智依然令他光彩異常。

儘管惠特拉姆當政的時間不長,但後世認為他擔任總理期間建樹頗多。時至今日,許多政策和方針皆於當代成形,並且持續發揮著行政效益。其中最著名的是健康保險(Medicare)政策。此外有如總統般的施政風格、所追求的社會福利改革,以及國會改選失利等仍然使人們表以同情和討論。

家庭

1942年4月22日,惠特拉姆與瑪格麗特·杜威結婚(比爾·杜威之女),育有三子一女。瑪格麗特·惠特拉姆以在家中與其夫“地位平等”著稱。她是一位作家,並且曾獲得游泳比賽冠軍。因此2002年惠特拉姆在他們結婚60周年紀念宴會上,笑稱與其他從政者相較,他在婚姻上的耐力方面,創下記錄。

惠特拉姆的長子後來成為著名的銀行家。他在擔任保險公司National Roads and Motorists Association(也是個汽車業者的遊說團體)董事長時,由於努力為所代表的團體爭取利益而成為一位爭議性人物。次子長年擔任聯邦議員,後來成為聯邦法庭的法官,並於1994年成為澳大利亞首都特區最高法院的法官。三子則是前任外交官。女兒服務於新南威爾斯州假釋諮詢委員會直至2004年。

逝世

澳大利亞前總理愛德華·高夫·惠特拉姆於當地時間2014年10月21日去世,享年98歲。

澳大利亞歷任總理

任次任職時間總理姓名所屬黨派
11901年1月1日~1903年9月24日埃德蒙·巴頓保護主義黨
21903年9月24日~1904年4月27日阿爾弗雷德·迪金保護主義黨
31904年4月27日~1904年8月18日克里斯·沃森工黨
41904年8月18日~1905年7月5日喬治·里德自由貿易黨
5、第2次1905年7月5日~1908年11月13日阿爾弗雷德·迪金保護主義黨
61908年11月13日~1909年6月2日安德魯·菲舍爾工黨
7、第3次1909年6月2日~1910年4月29日阿爾弗雷德·迪金保護主義黨
8、第2次1910年4月29日~1913年6月24日安德魯·菲舍爾工黨
91913年6月24日~1914年9月17日約瑟夫·庫克
10、第3次1914年9月17日~1915年10月27日安德魯·菲舍爾工黨
111915年10月27日~1916年11月14日比利·休斯工黨
12、第2次1916年11月14日~1917年2月17日比利·休斯國家工黨
13、第3次1917年2月17日~1923年2月9日比利·休斯民族黨
141923年2月9日~1929年10月22日斯坦利·布魯斯民族黨
151929年10月22日~1932年1月6日詹姆斯·斯卡林工黨
161932年1月6日~1939年4月7日約瑟夫·萊恩斯聯合澳大利亞黨
171939年4月7日~1939年4月26日佩吉鄉村黨
181939年4月26日~1941年8月28日羅伯特·戈登·孟席斯聯合澳大利亞黨
191941年8月28日~1941年10月7日亞瑟·法登鄉村黨
201941年10月7日~1945年7月5日約翰·卡廷工黨
211945年7月6日~1945年7月13日弗蘭克·福德工黨
221945年7月13日~1949年12月19日約瑟夫·本尼迪特克·奇夫利工黨
23、第2次1949年12月19日~1966年1月26日羅伯特·戈登·孟席斯自由黨
241966年1月26日~1967年12月19日哈羅德·霍爾特自由黨
251967年12月19日~1968年1月10日約翰·麥克尤恩鄉村黨
261968年1月10日~1971年3月10日約翰·格雷·戈頓自由黨
271971年3月10日~1972年12月5日威廉·麥克馬洪自由黨
281972年12月5日~1975年11月11日愛德華·惠特拉姆工黨
291975年11月11日~1983年3月11日約翰·馬爾科姆·弗雷澤自由黨
301983年3月11日~1991年12月20日羅伯特·詹姆斯·李·霍克工黨
311991年12月20日~1996年3月11日保羅·約翰·基廷工黨
321996年3月11日~2007年12月3日約翰·霍華德自由黨
332007年12月3日~至今陸克文工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