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娃·布勞恩:與希特勒相伴的人生

愛娃·布勞恩:與希特勒相伴的人生

《愛娃·布勞恩:與希特勒相伴的人生》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海克·格特馬克爾。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愛娃·布勞恩:與希特勒相伴的人生》作者海克·格特馬克爾調查了現存的有關這段關係的所有線索,創作出一部引人入勝的傳記,讓我們近距離地看到希特勒更隱秘的一面,以及納粹分子家庭生活的真實圖景。《愛娃·布勞恩:與希特勒相伴的人生》還附有大量珍貴歷史圖片,更生動切近地展現了納粹統治時期的歷史真相。在納粹的官方宣傳中,他是與德國結婚的孤獨的“元首”,可事實上他有一個情婦:愛娃·布勞恩。她的存在直到“第三帝國”的最後一刻都受到嚴格保密。這個與希特勒共同生活多年,又在他毀滅前夕嫁給他的女人是誰?與世界史上的大罪人之一一同生活,這意味著什麼?

作者簡介

海克·格特馬克爾,哲學博士,德國歷史學家,曾在柏林和美國的布魯明頓主修歷史、國民經濟學和日耳曼語言文學。已出版的著作有:《一個德國人的生活——瑪格麗特·勃法瑞的故事》(2005年)。朱劉華,生於1966年,南京大學外文系德語專業畢業,一直從事翻譯工作,先後出版譯作數十種。主要譯作有《睡眠兄弟》、《天才秘事》、《測量世界》、《美狄亞聲音》、《胡狼頭神》、《群》、《藍色》、《希特勒檔案》、《黨衛軍檔案》、《我父親的祖國》等。

圖書目錄

序/1

相遇

1.海因里希·霍夫曼工作室/3

納粹黨御用攝影師/3

“沃爾夫先生”/5

私人財產受託管理人/9

2.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慕尼黑/18

極端之間的城市/18

日常生活和政治環境/19

納粹運動/21

3.布勞恩一家/25

普通市民生活/25

長期女伴:瑪格蕾特·布勞恩/27

保持距離的姐姐:伊爾莎·布勞恩/29

4.在希特勒身旁獲得權力/35

與“元首”的情婦保持距離/35

犧牲還是算計?/加

權力前院裡的孤獨/42

反世界

1.納粹女人/57

意識形態和現實/57

瑪格達·戈培爾——“第三帝國”的第一夫人/60

埃米·戈林和伊爾莎·赫斯/65

愛娃·布勞恩的角色/69

《日記》/74

2.元首神話或私下的希特勒先生/94

1935年在紐倫堡黨代會上/95

悄然飛升/96

一種“失去的生活”?/97

希特勒和布勞思一家/98

3.情婦和內圍圈子/108

施佩爾夫婦/108

勃蘭特夫婦/112

馬丁·鮑曼/116

4.上薩爾茨堡的生活/124

庇護所和權力中心/124

“宮廷侍從”/131

政治和私事/137

莫勒爾大夫/142

赫爾曼·愛舍/146

1936-1939年山莊的“女管家”/150

出行/161

滅亡

1.戰爭中的孤立/193

戰爭爆發/194

毀滅/195

“元首總部”山莊/198

毀滅

部分書摘

這一假風光甚至能讓希特勒“更堅決地實施恐怖”‘。因此,在希特勒傳記里愛娃·布勞恩始終只是個配角。研究她的生活經歷的少數作品就算沒受意識形態影響。也主要是介紹被信以為真的她的可悲的“女人命運”,放棄了作為希特勒的女友對她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環境的適應。’作為歷史角色的愛娃·布勞恩不受重視,這從文學作品裡占據上風的希特勒形象也可以得到解釋。因為對希特勒這個人的描寫至今都有爭議。他的一些傳記作者甚至聲稱他是個“非人”。20世紀70年代初,約阿希姆·費斯特雖然認可他存在一種貌似確鑿的權力欲望和一種“獨特的偉大”。另一方面又指責他作為個體的蒼白,他的塑像般的特徵和誇張的表現,說他“沒有能力過日常生活”。幾十年後,伊恩·克肖也認為。希特勒的“全部本質”體現在他的領袖角色里。而他缺少一種“個人的”、“較深層的”存在,這位暴君“極不尋常地”具有“魅力獨特的權力”,他的私生活僅由一系列。空洞儀式。組成。時隔60年後,即使堅信歷史學家們如今已經“仔細測定了”納粹帝國的“深淵”,他們看到的仍然只是“魔鬼嘴臉”。可是,這一詮釋到頭來是否存在被希特勒的自我表現所左右,將他的個人解釋為次要的,從而剝奪了他做人的資格的危險呢?這樣一來他是不是擺脫了我們的自我批判式理解呢?最後,他的人民教育和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不停地散布,說“元首”為德意志民族犧牲了私人生活和個人幸福。他。像大海中的一塊礁石。超脫於日常生活的所有煩惱和缺憾“。。如今回顧時還在設計出這樣一個藝術角色。這妨礙後代正確面對自己的歷史,理解納粹專制的本質嗎?這裡絕不是要為描寫歷史時過分強調個性辯護,也不是想對一個獨裁者的私人一面表示“理解”,這個獨裁者是魔鬼的化身。他已成為一個可疑的偶象。至今尚未有哪位作者對愛娃·布勞恩做過嚴肅的歷史資料考證研究,這種研究將提供從新的角度認識希特勒的機會。也將有助於去魔鬼化。這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女人到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